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
黎明时分,一声大炮响起,平壤之战开始了。站在西城墙上的小西行长正在等待明军的进攻。然而,令他困惑的是,在大炮声响起后,明军既没有向前冲,也没有设置梯子,而是在原地设置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装置。
在小西行长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之前,他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在他耳边响起。随后,他看到明军阵地上成千上万的枪,无数的石头和铅弹从天而降,砸在西城的墙上,砸在日军的身上。日本军队没有堤防。目前,他们被杀并伤害了许多人。小西行长也受伤了。
包扎伤口时,小西行长痛苦地说:“明军用‘大筒’。”小西行长口中的“大筒”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炮”。
[img]12199[/img]
是的,明军正在使用这种武器。但确切地说,它不能被称为大炮,而应该是手炮或火箭筒。当时它的真名是“弗朗机”。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大明的弗朗机。
来源
公元1522年,明嘉靖元年,海道副使王珍在海上击败葡萄牙船队。战后,他跳上对方遗弃的船,发现了一批他从未见过的火器。经过深思熟虑,他发现这些火器非常强大,值得推广。所以他把这件事交给了朝廷,并建议模仿它。
在明代,大多数来自外国的人都被称为“弗朗机器人”,所以外国火器统称为“弗朗机器”,这是弗朗机枪的来源。
型号
经过研究,嘉靖两年,也就是1523年,明军在南京成功模仿了第一门弗朗机炮,并被命名为“将军”。经过几次改进,制作了三种大样弗朗机、小样弗朗机和马上弗朗机,包括铜铸和铁铸。
大样弗朗机,全长两米,重300公斤,前有准星,后有照门,支撑在炮架上,可上下左右旋转。
[img]12200' />
样品弗朗机,全长90厘米,枪体有一个钢环,可以随身携带。当你到达那个地方时,你可以把炮筒放在地上,瞄准它,这相当于后来的火箭筒。在平壤之战中,明军使用了这种类型的弗朗机。
马上弗朗机,全长70厘米,可供骑兵快速移动时使用,具有很强的震慑力。
[img]12201' />
整体结构
外形:弗朗机,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体外用木片包裹,并加以防止铁箍爆裂。
内部结构:弗朗机,由炮管、炮腹、子炮三部分组成。为实现快速连续发射,明军设计了子母枪,其原理相当于后来的火箭筒,母枪是大炮的炮筒,子枪是炮弹(口径小于母枪)。战争前,将铁砂、石头、铅弹和火药依次填充到子枪中。当你到达那个地方时,把子枪放进母枪里,用拉线发射,然后填充第二个和第三个已经准备好的子枪。这样,就可以实现快速连发。
弗朗机详图,a是子枪,B是铁砂,C是石头,D是铅弹
弗朗机的四大优点
首先,射击速度很快。以“将军”为例,假设装有三门子枪,第一门子枪填满母枪,射击取出,然后填满第二门和第三门。根据实际演习,射击三门子枪总共不超过20秒。
第二,散热快。由于炮管前后相连,炮管薄,散热方便。它不仅提高了连续射击的能力,而且降低了火药的自然可能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 确定子枪的容量。容量决定了火药的填充量,因此不会发生过度填充造成的爆炸事故。
第四,子枪是铁铸的,可以承受部分火药压力,增加母枪的使用寿命。@ 即使子枪损坏,也不会影响母枪的射击能力。
[img]12202' />
弗朗机的缺点
弗朗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射程不够远。它的子枪和母枪之间有很大的公差,很容易导致火药气体泄漏。
布衣曰
总的来说,弗朗机的性能是先进的,补充了后来的红色大炮。但在清朝,军队盲目地寻求远离火器、重大炮和轻弗朗机器,以至于在18世纪,清朝的军队再也没有弗朗机器了。面对这样的命运,我们只能叹息。
在平壤之战中,明军用什么样的武器伤害了数千名日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