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松锦战争:崇祯皇帝犯了一个大错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方向

1639年2月,清朝皇帝太极挑起战端,多次派兵攻打锦州城,揭开松锦之战的序幕!
松锦之战经常被忽视,但事实上,这场战斗非常关键,这是明清之战的最后一场决战,甚至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然而,崇祯皇帝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了明朝的失败。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必须从1636年开始。此时,皇太极雄心勃勃,抛弃汗水成为皇帝,建立了清朝。他想进入中原,取代明朝。但皇太极很清楚,如果你想进入海关,你必须打破宁锦的防线,而这条防线的关键是锦州!因此,自1639年2月以来,清军一直在攻打锦州,但都以失败告终。皇太极改变了战略,包围了锦州城。

皇太极先后派多尔根和济尔哈朗围攻锦州城,然后在内蒙古士兵的帮助下突破锦州外城。这样,锦州城的形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守将祖大寿派人向朝廷求助。此时,在明朝以外,李自成的农民军在洪承类的打击下遭受了重大损失,逃入了商洛山。因此,崇祯皇帝调洪承类为蓟辽督师,主持与清朝作战。

崇祯皇帝在得到祖大寿的求助后,迅速下令命洪承类率领8名总兵和200多名将军带领13万名士兵前往锦州救援。不要低估这13万人。这是明朝的“九塞之精英”。它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边防部队,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img]11971[/img]

然而,明军的对手并不弱。他们是八旗强队,他们精通骑射,尤其擅长野战。因此,洪成类一直驻扎在宁远,没有轻敌冒进。直到1641年5月,他才派军到松山与济尔哈朗作战。结果,清军被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明朝内部发生了矛盾,分为两组。

一派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他们认为“兵多薪难”,主张立即挥兵救援,迅速作出决定;另一派以蓟辽督师洪承类为首。他认为清军战斗力强,应该“战而守”,避免与清军发生大规模野战。当时坚守锦州城的祖大寿和洪承类一样。

只有一个人掌握了最终决定的权利。他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的想法和陈新甲一样,于是派监军到前线,传旨催战。被迫从宁远出发,带领军队救援锦州。战争开始时,明军占据了一些优势,清军损失惨重。然而,皇太极迅速派兵遣将,不顾疾病,亲自前往前线监督战争。

1641年8月19日,清军包围了洪承类率领的援军,双方展开了决战!结果,由于军心松懈,没有突破时间,总兵王朴率先逃跑,导致各部门陷入混乱。明军死亡,被杀害5.3万人。此后,清军围困松山城,并于1642年突破。到目前为止,松锦之战已经持续了三年。

战后,清军打开了通往中原的门户,为进入中原奠定了基础。明朝因崇祯皇帝的催促,失去了最精锐的部队,再也无法回到天堂。正如谈迁所说,“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尽其所能,却无法继续下去,庙社以墟!”


松锦战争:崇祯皇帝犯了一个大错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方向松锦战争:崇祯皇帝犯了一个大错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方向

,,,,,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