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19年9月28日(1839年11月3日),另一艘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叮)也遵令前来具结。义律恼羞成怒,即派“士密”号(又称“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艘兵船于中午赶到穿鼻洋,阻止正报关入口的“撒克逊”号。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正要向前调查,“士密”号竟先开枪,前来攻击,惹端遂开。关天培遂命令船兵本开枪反击,并命令后船共同进攻。由英国侵略者挑起的穿鼻洋海战爆发。
[img]11908[/img]
战斗中,关天培亲自站在水师船桅杆前,拔腰刀督战,厉声说:“敢后退者斩。适合英船炮弹飞过桅杆,剥去桅杆,从关天培手面擦过,皮破见红。关天培奋不顾身,仍复持刀屹立,再拿银锭先置案,有击中敌船一炮者,立即赏银两锭。船上携带的三枚铜炮最有效。关天培督促士兵们对“士密”号轰炸几炮,打断船头(粤语称为头鼻),船头数十人滚入海中。水师提标左营游击麦廷章,督察兵本,连轰两枪,打破“士密”号后楼,英兵也随炮落海,左右舱口,间有打破。“华伦”号怕不前进,没有受伤。激战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士密”号帆斜旗落下,御而逃,“华伦”号也随之逃去。清军水师三艘兵船进水,兵丁死15人,伤数十人。
[img]11909[/img]
在这场战争中,清军遭到突然袭击,英军武器占主导地位,损失惨重。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战斗。林则徐在10月16日对道光帝的奏折中说,关天培勇敢地监督战争,士兵们勇敢地战斗。“军队结束后,附近的渔艇捕获了21顶夷帽,其中两顶是根据通事人员认可的夷官佩戴的,并获得了夷履等部件。道光帝读完后,朱批说:“值得称赞。”
1839年11月3日,穿鼻海战使英军退出穿鼻洋,但转而攻打九龙官涌炮台。英军在九龙官涌海上连续炮击清军炮台,4日、8日、9日、11日、13日。9日,林则徐再次派遣大鹏湾赖恩爵等人带领军队攻击附近的英国军队。英国军队后来撤回了尖沙咀。林则徐还命令军队从尖沙咀以北的官涌山上攻击英国军队,最终将英国军队驱逐出尖沙咀。
海战结束后,义律宣布禁止英国船舶进口,林则徐宣布一个月后停止英国船舶贸易。道光得知穿鼻海战的消息,态度更加坚定,宣布英国犯罪,并说:“这个国家的所有船只都可以驱逐出口,没有必要结婚。他打死了中国凶手,并没有直接让他交出。”
穿鼻海战怎么样?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