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晋秦萧函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萧函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4月,晋秦萧函之战发生。

晋楚城濮之战后,中原诸侯立即召开践土会。会上,晋文公奉周襄王命为侯伯,齐桓公后领导中原诸侯。秦穆公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此时的秦国,自秦穆公即位(周惠王18年,公元前659年)
已经20多年了。秦穆公任命百里奚、赛叔主持国政,国势逐渐繁荣。然而,秦国毕竟偏远地区,生活在军和狄之间,土地狭窄,只有泾水和渭水河谷资源丰富。洛水东侧属于晋国,从桃林(今陕西凯潼关)到萧函。原来是西郭,后来是晋国,也属于晋国。

[img]10614[/img]

秦穆公欲东出中原,阻止晋国,因此常与晋通好,并娶晋献公之女为夫人。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以割取陕西卷潼关、河南陕县、山西省临晋县西南黄河附近的地方为条件,立公子夷武为晋惠公。晋惠公后,由于上述土地面积广阔,是晋国的命脉,秦晋在周襄王7年(公元前645年)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作战。

在韩原之战中,晋军先败,晋惠公被俘。秦穆公本来想利用这个机会接受晋惠公原本承诺割让的土地,但由于晋围在那里组织力量抵抗,无法接受,秦穆公放弃割让晋地的企图,释放晋惠公回国。晋惠公死后,秦穆公又兴兵迎接儿子重耳前往晋,立为晋文公,并将女儿怀赢嫁给他,以便与晋结婚,后人所谓的“秦晋之好”。

周襄王16年(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因狄人入侵,号召全国各地的诸侯勤王。秦穆公认为机会难得,想借小晋国。晋文公亲去河上劝秦穆公南出武关,秦王就近出兵。秦穆公自然很沮丧,但他无能为力。晋文公勤王成功后,为了安抚秦穆公,他立即出兵帮助秦国攻占国家(今河南省内乡县)
西)和商密(今河南省淅川县西荆紫突之地)作为对秦穆公的回报。

然而,由于城濮之战,晋文公后来成为中原霸主。秦穆公心烦意乱,拒绝参加土壤实践会议。因此,晋文公向秦国保密。未来,中原将出兵。晋秦联合行动,以平息秦穆公的不满。

周襄王22年(公元前630年),根据上述密约,晋秦共同出兵攻打郑国。郑文公知道晋秦两国长得很好,就派烛之武出城,晚上见到了秦穆公。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现在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知道自己会死。如果郑死对秦有益,秦国应该全力以赴。然而,郑离秦如此之远,秦占领了郑,很难守住。

这样,郑死后必然会归入晋国领土。晋国的好处就是秦国的坏处。如果郑国得到保护,郑国将不可避免地与秦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今后,秦国将在中原发生事情。郑国可以成为东道之主,供应秦国所需的材料,这对秦国确实有很大的好处。秦国过去对晋军很好,晋军许下河外的地方给秦,但晋军早上回到了中国。当他早早建造一座城市,防止秦国接受它时,恐怕他不会忘记这件事,对吧?

晋国一直贪得无厌。今后,既然东得郑国,就必然向西扩张,危害秦国。秦国现在帮助晋国,正是为了伤害秦国本身。请考虑一下。”秦穆公听了这句话,自然被诱惑了。他私下联盟郑国,生命危险。
逢孙、杨孙三大佬留守于郑,自己带军返回秦国。

晋将狐偃见秦军撤退回国,建议晋文公趁机攻击秦军。晋文公因秦穆公过去对自己的恩情,晋国初立不久,不愿与秦国残杀,也与郑国言和后回晋。晋秦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是晋秦萧函之战未来的原因。

郑文公和晋文公在周襄王24年(公元前628年)相继死亡。
秦穆公得到了守郑大夫的危言耸听,劝秦穆公潜师袭郑。秦穆公决定乘晋、郑两国发葬时,兴兵袭郑,从此进入中原。医生百里奚、剑叔劝道:“劳师以袭远,不易成功。我军越千里袭郑,郑必知之,劳累而疲惫,欲攻有准备的敌人,难以取胜。秦穆公听后不以为然,派百里奚之子盂明视,剑叔之子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为将,带兵向东。

百里奚和邈叔知道这次旅行很危险,而且很有可能导致晋国千涉, 出兵送行那天,他边走边哭,对盂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说
“我们看着你出去,恐怕看不到你回来了! ”又嘱咐说 “函谷关以东的萧山,地势最险恶,经过那里要特别小心
秦军出发后,通过萧山,经洛邑,行抵滑国块(今河南省偃师县)。

这时,郑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牛。在路上得知秦军将袭击郑国的消息后,他冒充郑国使臣求见盂明视,声称“我们的国君听说贵军要来郑国,特派我送12头牛奖励货军。弦高还派人告诉郑国君,为战斗做准备。

[img]10615[/img]

看到郑同已经准备好了,盂明知道袭击郑很难成功。如果他被包围,他将是孤独的,没有后援,所以他下令停止前进,驻扎在滑国。当秦军左右为难时,为了庆幸你来了,他晚上袭击滑国,满载滑国子女的丝绸和其他财产。
在兵车上,然后撤兵回秦。

晋国在筹备晋文公丧事期间,已了解到秦军经过晋国桃林, 萧函地区东进的消息。医生首先对晋襄公说:
“秦穆公不听剑叔等人的建议,兴师伐郑。这是上帝给我们击败秦朝的机会。天之所得不可失,贪婪之敌不可纵,违天不祥,纵敌生患,必击秦军。”

当时栾枝觉得秦穆公对晋文公很好,现在攻打秦军,对不起刚去世的晋文公,主张不攻。先说:“秦国不顾我们的国丧,
与我们同姓的郑国,是秦对我们不礼貌,我们怎么能考虑到秦过去的恩惠呢?我听说,一天的敌人,将是几个世界的问题。我们为子孙后代着想,也值得我们的祖先。”晋公子决定攻击秦。

晋军于25年3月底抵达萧函地区(公元前627年),
在东、西、萧陵关裂谷两侧高地设伏,准备等秦军全部进入裂谷后,即封锁道路,分段封锁。四月初,秦军从滑国回秦。

由于车辆重载,行动缓慢。进入山脊函地区时,小路崎岖狭窄,队伍拉得很长。秦军大队进入裂谷时,晋军两侧乘机进攻,秦军前后
无法救援,全部歼灭在谷中,盂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也被俘。 萧函之战已经结束。

晋秦因争霸成为萧函之战,其实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晋襄公迷茫了一时之利,歼灭了萧函地区的秦军。虽然他们在军事上赢了所有的胜利,但他们从此断绝了秦晋的善良。两国多年来一直在相仇。晋国陷入东西作战的苦境,不能再集中精力问中原,给楚国一个机会。

至于秦穆公,自晋军城濮战争以来,他一直不正常。轻兵远袭郑国,犯了孤军深入的禁忌。萧函地区是晋国的命脉。经过那里,晋国将不可避免地感到不安。即使秦国得到了它,也很难控制它。几年后,商鞅主持秦正,采取先固关中后中原的战略。他的眼光远远超过秦穆公。


晋秦萧函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萧函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晋秦萧函之战的原因是什么?萧函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

  • 唐寓之简介 唐寓,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
  •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三代祖孙都以看风水、选墓为业。从小学习武术,长乐于济贫救贫,...

  • 陶渊明返乡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 你知道陶渊明退休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的伟大诗人。在他最后一次成为...

  • 探索刘裕的一生,为什么他登基后会杀死司马家族的后人?
  • 刘裕之杀死司马家族的后代的主要原因是稳定刘宋政权的统治,消除子孙后代的隐患。作为南北朝刘宋政权的先驱,刘裕绝对是一个...

  • 在刘裕掌权之后 为什么刘裕的司马懿后人满门抄斩?
  • 我还不明白:刘裕和司马懿后代的读者会给你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刘裕已经掌握了权力,为什么要毁掉司马懿的后代?为什...

  • 东晋大臣习昙简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 东晋(317年~420年)是西晋皇族司马瑞南迁后建立的王朝。@ 在历史书中,东汉被称为中汉,东晋被称为中晋,意思是晋朝的中兴通...

  • 孙谦:宋齐梁三朝后,被称为[南朝第一人]
  • 孙谦(425-516),字长逊,东莞莒(今山东莒县)。根据《南史》第70卷《孙谦》,他一生经历了南朝的宋朝、齐朝和梁朝。他17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