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圣宗及其母亲萧太后率领军队南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廷震惊慌失措。很多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或者西逃四川。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来到禅州,使宋军士气大振,数十万大军迅速聚集到禅州,形势对宋非常有利。宋真宗无视有利形势,只希望辽军尽快撤离,于是双方开始议和。
这场战斗结束了唐朝以来100多年的动荡局面。使宋辽和平局势保持了120年。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9784[/img]
为争夺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宋太宗赵光义在两次攻幽州(今北京)失败后被迫转攻为守。真宗赵恒继位初期,宋辽战争仍在继续;为防御辽攻掠河朔(一般指今黄河下游南北),在定州集中兵力(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等纵深要地。,依托黄河天险,屏蔽都城东京(今开封),边地广开方田、河流为障碍;修缮完城堡后,为了抵抗辽戎的骑行和掠夺,他们勇敢地守卫着城堡。为了赢得有利的结局,辽决定大举攻宋。
景德元年8月(1004年),宋廷侦察到辽国将大规模入侵。真宗向河北驻军和边民颁布动员诏书,为作战做好准备。9月,辽圣宗耶律隆绪、他的母亲萧太后和统一军事使领萧挞凛起兵20多万进攻宋朝。决定宋辽国运的禅州战役拉开帷幕。
在战役的第一阶段,由于宋军准备充分,辽军不擅长攻坚。除了唐兴寨和遂城,辽军在顺安军、北平寨、保州、定州和唐河都没有便宜。这里要注意定州部署王超,在唐河临河结阵。这个阵法是上述太宗规划的防御阵。结阵后,如果你一动不动,你就不会打架。这受到后人的批评,认为王超大阵兵马不少于10万,却畏敌不战,以至于辽军绕过定州直奔黄河,京师震惊恐惧。
奇怪的是,辽军的进攻号角一响,就向宋朝传达了议和信息。9月24日,王继忠在望都战役中被俘的宋朝将军王继忠的密奏被放在宋真宗的皇家桌上。王继忠说:“北朝钦闻圣德,愿修旧。”
持书的小学也是辽圣宗和萧太后面授的,真宗并不怀疑自己的诚意。但一方面,我们绝不能同意辽国要求关南土地的条件。另一方面,这次只是小学传书,不正式。真宗拒绝派使臣到辽营谈判。他知道此时同意谈判是一种示弱,对国民没有任何好处。
[img]9785[/img]
宋的不屈不挠的外交姿态迫使辽发动第二波进攻,战斗进入第二阶段。
辽在第一阶段重兵掠境,但处处碰壁,收效甚微,谈判也被拒绝。辽圣宗和萧太后认为,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10月6日,辽军绕过定州,直接插入盈洲城下。萧太后亲自挑战和攻击了这座城市。同时,她分兵攻击了盈洲周边地区,遏制了宋军的增援。即使她攻击了十多天,伤亡超过3万人,她仍然未能赢得盈洲。盈洲附近的州无法支持。
此时,辽军绕过的保州张宁和北平寨田敏率领军队进入辽边易州,使入侵的辽军有后顾之忧。战争形势越来越激烈。然而,辽军不顾后方,继续向南挥手,并于11月22日一路奔赴陈州北城。陈州北岸与南岸隔黄河,距宋朝首都汴京仅250英里。以辽军铁骑的速度,如果你攻占陈州,你可以用黄河冰封疾驰一天。
宋真宗此时在寇准劝说下御驾亲征,也于11月26日渡过黄河到达禅州北城,直面强敌。
战斗进入决定性的第三阶段。
首先,在到达禅州之前,辽多次派遣使者希望与宋讨论和平。宋真宗每次都积极响应。为了确保外交规范的平等,此时只派曹利用为使者,然后根据谈判需要逐步将曹利用提升为阁门等候和崇仪副使。同时,为决战做好准备。此外,在检查地形时,辽军统一使用了战绩突出的萧挞林,被宋威俘虏军头张宏用床弩射中头部而死。辽军失去了重要的指挥官。
从辽国来看,两个多月来没有取得重大胜利,没有占领土地,深入敌人,新的丧宿将军,军队的心在颤抖。如果撤退可能是敌人,定州王超的10万阵容仍然威胁着回家的路;如果继续进攻,面对士气高涨的宋军和宽阔的黄河,铁骑很可能成为弩的末端,情况非常危险。
从宋代开始,宋真宗带到禅州的随驾禁军和重新开始使用的著名将军李继龙守卫禅州的军队只有数万人。敌强我弱。事实上,王超的定州阵列已经与中央政府失去了联系。一个多月来,几次召唤都没有得到回应。
[img]9786[/img]
由此产生的长期战争引起的厌战情绪必然油然而生,双方都不想再战斗了。历史上有“契丹母老,有厌战”的说法。曾经说过“为苍生念”的宋真宗不是吗?
景德元年12月(公元1005年1月),宋辽在禅州城下签署和约:宋辽是兄弟之国,宋辽每年给辽币银10.2万,丝绸20万。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为在黄河岸边,也被称为“禅渊之盟”。
事实上,双方和谈的焦点是关南土地的所有权。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朝取得了重大胜利。“以白沟河为界”相当于确认了宋朝对关南的主权。此外,与维持战争的军费支出相比,宋朝给辽的岁币只占1%和2%,更不用说保存了多少人和士兵的生命了.
此后,宋辽116年不再有大规模战争,礼尚交流,使者勤奋,双方共使用380多次。辽朝边境饥荒发生,宋朝也派人到边境救济。后来,宋真宗崩溃的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藏汉大臣哀悼,后妃以下都沾了眼泪”。
宋辽战争结束后,宋朝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禅渊之战:战后,宋辽维持和平局面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