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萨尔浒之战: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什么背景下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明军聚集了全国20万精锐军队和朝鲜军队,号称47万军队,向辽东发起进攻。军队分为四条路。杜松在左中路领兵6万,李如柏在右中路领兵6万,马林在左北路领兵4万,合叶赫兵,刘在右南路领兵4万。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凭几路,我只一路走”,就是一路集中兵力进攻,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五天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除了行动迟缓的李如柏,明军其余几条路都被后金歼灭了。萨尔浒大战后,金全胜和明军大败结束。

[img]8623[/img]

背景

后金方面

后金是建州女真在晚明时期建立的政权,她住在中国长白山。北宋末年,女真完颜等部建立了金国,从东北进入黄河流域,其他部落仍留在东北。明初,这些住在东北的女真部落主要分为建州、海西和东海。1583年至1588年(万历十一年至万历十六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统一了建州各部门,合并了海西和东海各部门,控制了东海(今日本海)、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门的过程中,建立了具有军事、行政、生产三大功能的八旗军制。八旗士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一开始只分黄、白、红、蓝四色旗帜。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女真人分为八旗,每旗可出兵7500人,共兵力6万余人,主要是重步兵。@ 还修建了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等城堡,补充马匹和战具,积极备战。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成立后,被称为金国汗,以赫图阿拉为都城。

[img]8624[/img]

明朝方面

明朝统一中国后,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官员,建立了卫生和防御。万历时从鸭绿江到嘉峪关设立了九个重要城镇,其中辽东辖辽宁大部分地区。明朝对女真部门的统治,一方面赢得了其领导人的政策,授予金爵财产;另一方面,分化女真部门,使其相互对立,以便分开治理。

为了避免被努尔哈赤吞并,在明朝与后金的对抗中,居住在开原附近的女真族叶赫部,依附明朝,反对后金。朝鲜李氏王朝,鸭绿江以东,也倾向于明朝。住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承德之间的蒙古察哈尔部,与后金对立,但同明的关系也是好是坏。蒙古科尔沁部住在大兴安岭南部,蒙古喀尔喀部住在大凌河以北,倾向于附着后金,经常配合后金袭击辽东。

明末,由于忙于镇压关内农民起义,无法考虑辽东防务,驻扎在辽东的明军训练荒废,装备陈旧,缺粮缺薪,虚额超过10万,实兵只有几万。再加上政治腐败,守备分散,军队战斗力差。


萨尔浒之战: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什么背景下爆发?萨尔浒之战: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什么背景下爆发?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为什么张居正成为中国唯一一位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 说到张居正,人们会立刻想到他在明末实施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十年来,他一直是明神宗朱...

  • 张居正为何与学生反目成仇?揭秘明代的师生关系
  •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如何?是否也有师生反目的情况出现? 明代科举中的座主、门生关系 古代科举,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考...

  • 一场几乎改变了国家命运的战斗:努尔哈赤差点丧命
  • 曾经的女真部落很小,但他们会时不时地反叛。这时,他们会时不时地征求意见。有一次,古勒城的女真蛮子反叛了,将军李成梁去...

  • 张居正57岁死于大明气 原因是痔疮发作
  • 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皇帝还年轻,所有军政大事都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张居...

  • 张居正的后代 揭秘万历首辅张居正后代简介
  • 张居正的后代:张居正,中国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大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协助万历皇帝实施万历新政,被世人认定为当之无愧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