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的主力军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指挥的张辽指挥先锋部队打破乌桓部队,杀死乌桓。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少胜多的战斗。曹操在战斗中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土被摧毁,随后乌桓的力量逐渐减弱,部落人口融入汉族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img]8479[/img]
背景
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乌桓逐渐强大起来,并入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当时,喀左属于右北平县(今凌源)。辽东、辽西、右北平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以柳城(今日阳源台子)为政治中心,占据了辽西地区,历史上被称为“三县乌桓”。三郡首领是最强大的。此时正是中原群雄逐鹿的时候,主宰北方的袁绍联合乌桓灭了公孙庾。199年(建安四年),袁绍占领幽州后,为了奖励吴桓,他曾以汉献帝的名义将吴桓众首领封为单,并与吴桓结婚。袁绍把女儿嫁给了吴桓首领,巩固了联盟。
[img]8480[/img]
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输给曹操后不久去世,乌桓继续支持袁氏。袁绍长子袁谭与少子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战,曹操从中获利。袁谭在与曹操作战时不久被杀,袁尚投奔幽州二哥袁熙。在幽州,袁氏兄弟再次遭到变兵攻击,北逃乌桓求助,希望借助乌桓的力量,“复图中国”。这时,乌桓在浪顿的领导下联合起来,浪顿的强大势力让人传言他要模仿匈奴冒顿单于鲜卑檀石槐在北方游牧部落建立霸权。袁氏兄弟和大批追随者到来后,浪费顿得以指挥乌桓和汉族人口30多万,历史上被称为浪费顿“以雄百蛮”。
乌桓以袁尚收回故地为由,多次袭击边境,抢劫幽州10万人。因此,曹操决心远征,消除统一北方的后患。
白狼山之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谁参加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