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7年(周桓王13年),郑国在葛与周室联军之间爆发战争,以郑军获胜告终。这场战争使周天子的魏延暴跌。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争霸权。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东周初,诸侯国崛起,不听周天子的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51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对郑庄公实行强硬政策,削弱了对王室的控制,免去了他的清士职务,郑庄公也不再朝见周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领陈、蔡、卫等国军攻打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两军战于葛,周王军队大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
[img]8288[/img]
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灭亡西周后,东迁洛邑的周天子名义上保持着世界共主的地位,但实际地位却一落千丈。它的直辖权越来越狭窄,不能命令其他诸侯。在社会制度混乱、文化秩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诸侯趁机脱颖而出,争夺霸主地位。
虽然郑国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22年)被分封,但由于开国君主郑桓公的姬友是周丽王的小儿子,与周王室关系密切,被任命为王室清士,主持周中央政府。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将郑国的财产、部落、宗族、商人和人民从关中迁移到东郭国和快国,被称为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使郑国得以发展。
郑庄公姬继位后,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周朝权臣的条件,尽最大努力扩大领土,入侵诸侯:拉拢齐鲁,打击削弱卫、宋、陈、蔡,灭亡徐国,实现“春秋小霸”局面。 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变得傲慢不羁,无视天子的权威。
当周平王在位时,他对郑庄公的专横和专横非常不满。他想把自己的权利交给郭公,避免父亲。郑庄公得知后恨周平王。为缓解双方矛盾,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即周平王的儿子姬狐和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然交换为人质。
[img]8289[/img]
起因
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继位后,想把朝政权交给郭公林父。郑庄公得知后,派兵割下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小麦和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大米,使得周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郭公林父为右卿士,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郑庄公拒绝朝圣周桓王。同年秋天,为了维护皇室尊严,周桓王率领王师,征服陈、蔡、卫国联合进攻郑,郑庄公率军迎战周联军于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
为什么葛战爆发了?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