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山海战,又称悬崖门战役、悬崖门战役、悬崖山战役、宋元悬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两年,元至元16年),宋军和蒙古军队在悬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海战。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生存,所以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结束时,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兵投海自杀。许多忠臣追随他们,10万军民跳海殉国。战后,赵宋的陨落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古和元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中国首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
[img]8200[/img]
背景
蒙古统一战争
1206年,蒙古铁木真统一漠北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在1218年灭西辽,在1234年灭金。
蒙古窝阔台汗六年,宋朝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即利用蒙古军队从河南撤军的机会,派遣军队恢复原来的宋西京、东京、南京,被蒙古军队击败。当年夏天,窝阔台与国王同意,在西征钦察、调罗思、东征美丽的同时,集中部分军队,南下攻击宋朝,揭开了蒙古(元)宋朝战争的序幕。
蒙宋战争
元朝成立于1271年,次年南下攻打南宋。襄樊战役打破宋军后,元军直接逼近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杭)。德佑两年(1276年)宋朝廷求和失败,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在国叔杨亮节的护卫下,宋度宗的杨淑妃带着儿子宋朝二王(易王赵夏、广王赵敏)逃跑,在金华会见了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大臣。然后进封赵是天下兵马都元帅,赵冰是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追二王,于是二王不得不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成为皇帝,改元为宋端宗,改元为“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冰为卫王,张世杰为将军,陆秀夫为签字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组织抗元工作。
[img]8201[/img]
赵成为皇帝后,元朝加快了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两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但泉州船司和阿拉伯商人蒲寿庚拒绝了,随后蒲寿庚投降了元朝。张世杰抢劫船只出海﹐南宋朝廷流亡,不得不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却遇到台风,帝舟倾覆,宋端宗差点溺死并生病。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自己去占城,但后来两王多次召回,但都没有回来;最后,他逃到暹罗(今泰国),死在那里。
宋端宗因落水而死亡,弟弟7岁的卫王赵冰登基,年号祥兴。赵冰登基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王子老师)张世杰守卫赵冰逃到崖山,在当地设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不久﹐目前,广东和江西两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持,张宏范部在海丰县五坡岭生擒王唯义,在陆地上摧毁了抗元势力。
崖山海战:宋元决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