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晋阳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晋阳之战发生在春秋末期,是赵抵抗智、韩、魏的战役,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智伯瑶担任晋国执政后,为了增强晋国的国力,重振晋国的霸权,率先将智氏的一个万户城市献给晋公,韩康子和魏桓子也先后献出了一个万户城市,赵襄子拒绝向晋公献地。 晋公命志伯瑶、韩康子、魏桓子共同攻打不臣赵襄子,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引进晋水灌进晋阳城。晋阳城即将被淹没时,赵襄子暗中串通韩魏两家,最后韩魏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军营,智伯瑶兵败身亡。赵襄子把智伯的头刻上漆,作为饮酒之首爵。为避免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屠杀智氏家族200多人,瓜分智氏封邑,震惊世界!

从那以后,他们又开始分割晋国的土地,晋国的君主根本没有权威。智伯死后,三晋势成,三晋分七国。从此,中国历史逐渐从春秋过渡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不以道德为重,以成败为英雄。

[img]8171[/img]

过程

十一年来,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在内部并购战中消灭了中行氏和范氏,掌握了晋国大权。其中,智氏势力最大,其主智伯(即智瑶)在朝廷执政。此时,越国率军北上,称霸中原,这对传统霸主晋国来说是一大耻辱。作为晋国的执政,智伯心里很清楚,晋国大权旁落,政出私门,要想恢复晋国霸权,首先要增强晋国的实力。为此,智伯率先将智氏一万户城邑给晋公,韩康子、魏桓子也在智伯的压力下,也先后向晋公献出了一万户城邑。

赵氏宗主赵襄子拒绝献出城邑,晋公命智伯联合韩魏两家,组成联军攻赵。赵襄子居耿(今山西河津南),因城简陋无法御敌,使延陵生率车,骑部队先行,自带大军后,到人心向赵晋阳防守。晋阳城墙完整,府库装备充足,粮草齐全;此外,宫殿周围茂密,可以用来制造箭杆。” 荻蒿”、高十多丈的“楚楚”。赵襄子下令大造弓箭,积极备战。

智伯率联军到晋阳后,即发动强攻。依靠城墙工事,赵军坚守三月,联军从未征服。看到强攻无效,智伯利用围困和水攻的战术切断了所有进出通道;决开汾水淹金阳城。大水淹没了城市的“三版”(六尺),持续了一年多。城市生活非常困难,粮食即将被切断。人们悬釜(炊具)做饭,搭棚居住,士兵体力下降,群臣投降外逃的思想也日益增多;晋阳形势极其严峻。

[img]8172[/img]

十六年来,在危机时期,赵襄子决定采取分化瓦解联军、反击的对策;他派首相张孟谈秘密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服他们与赵联合对付智伯,理由是“嘴唇死了,牙齿冷”(战国政策赵策一)。智伯叔叔智果遇到张孟谈,发现韩、魏两家可能倒戈,立即向智伯报告,建议迅速杀死韩康子和魏桓子,或以重贿收买两人周围的谋臣。但智伯并不重视,也没有采纳智果的建议。赵襄子担心事情会发生变化,赶紧通知韩、魏立即行动。三月丙午夜,赵襄子派人杀死智军守堤官员,突然决堤放水反灌智军。智军因忙于救水而陷入混乱。韩、魏军急从两翼进攻。另一方面,赵襄子亲率精锐从正面出城反击,大败智军,俘获智伯。最讨厌智伯的赵襄子也把智伯的头刻上漆,作为饮酒之首爵。为避免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屠杀智伯家族200多人,瓜分智氏封邑,震惊世界!

战争结果

晋阳之战是晋四大卿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之间的兼并战,最终导致晋国执政大臣智伯兵败身亡,智氏领土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智氏败亡后,晋国再也没有能力与韩、赵、魏竞争了。三卿毫无顾虑地瓜分了晋国的领土,晋国君成了傀儡,最终走向了“三家分晋”。


晋阳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晋阳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先打跑了王子昭。 第二天,...

  •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老师?历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 世外奇人最神秘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一个陌生人隐居在清溪。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虽然这个人一年四季在深山峡谷采药修...

  • 解密:谁是因为遵守周礼而被杀的春秋国君?
  • 鲁隐公(前722-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鲁国第十三代国君、周公第八世孙。其实鲁隐公本人对历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