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灭赵之战如何评价?具体过程是什么?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灭赵,历史上被称为秦灭赵之战。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过程

第一阶段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利用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分兵两路攻打赵国。著名将军王坚率领一军攻占楚和(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杨端、率军攻占叶(今河北临漳西南)、九座城市,如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迅率军攻打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胡虎,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市。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省石家庄东南部),攻打赵国腹地。赵王急转北方守边抵抗匈奴的著名将军李牧,带兵抵抗秦朝,在肥(今河北晋州西部)击败秦军。桓还。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分两条路进攻叶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也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不得不退守首都邯郸(今河北)。

[img]8084[/img]

第二阶段

从那以后,秦军休息了三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遭遇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下,将韩国改造为颍川县后,立即将军队转移到赵国。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他派军从两个方向攻击赵国。兵(今陕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取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利用赵王迁平庸无知、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嫉妒贤才的弱点,王才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诽谤,于是命令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和司马尚为将军。李牧拒绝接受命令,被赵王迁杀害。李牧治军善良,爱护部下。他与边防官兵共同生活和战斗多年。他赢得了士气。被杀后,军队松懈,部队解体。

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3月,王坚军乘势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太行山以东)。颜聚害怕逃跑。10月,王健和羌族王攻破邯郸。赵公子佳带领数百人逃亡(今河北省蔚县四北),自力更生为王。但这时,赵已经名存实亡,秦在赵迪设立了一个县。

赵军和燕军联合驻扎在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试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公元前227年(秦王正20年),秦军再次被打败。到公元前222年(秦王正25年),王健的儿子王本率领军队摧毁了燕赵的残余势力,俘虏了王佳。赵国彻底灭亡。

[img]8085[/img]

战争评价

赵国是战国后期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国家:有赵武灵王、廉颇、赵豪、李牧、庞牧等大量军事将领,尤其是廉颇、李牧;军队也有几十万精锐教师;赵国多年与秦作战,人民对军事非常熟悉。然而,他的君主大多是无能的一代,他们服从奸夫的臣民。长平战争死亡45万,精锐丧失。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廉颇和李牧,他们也无法逃脱灭亡。


秦灭赵之战如何评价?具体过程是什么?秦灭赵之战如何评价?具体过程是什么?

,,,,,,,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徐福简介 徐福生为秦始皇东渡求药简介
  •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名方士。他博学多才,熟悉医学、天文学、航海等知识,同情人民,乐于助...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

  • 秦始皇是谁?她真的是兵马俑的主人吗?
  • 米月是秦始皇的谁?米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她听政治,掌管秦国国政41年。米月坚持商鞅变法、改革和国家统一。她让秦国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