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灭赵,历史上被称为秦灭赵之战。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img]8086[/img]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时,以王坚为主,分兵两路攻赵,夺取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个城市。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相持。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胡虎。然后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坚改变战术,以兵力袭击赵都邯郸(今邯郸市),自带主力从上党县(县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兴(今河北井兴西北),试图拦截赵的腰部。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坚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自率领主力东出井兴。王建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坚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坚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终于灭亡。
[img]8087[/img]
背景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四年),秦国国君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秦始皇)继位。秦王政继位后,采纳了谋臣尉耀、李斯的建议,用大笔钱收购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实行从近到远、从近到远的军事战略,实现统一世界。
秦灭赵之战是怎么回事?历史背景如何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