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刘裕灭南燕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双方?

在这场战斗中,刘裕善于料敌。他利用燕军的欺凌和弃险错误,乘机攻击,骑自行车。在广固内城的攻坚战中,他采取了长期围绕他疲惫后攻的策略,将军事进攻与政治进攻结合起来,稳扎稳打,主动一举取胜。

结果

十月,张纲为刘裕军造的攻城器具完成,“设备奇巧,飞楼木帘属,莫不毕备。城上火石弓矢,无用之。晋军拥有良好的攻城装备,杀害了燕军日众,再加上燕军长期被困,城中粮食将尽,燕军官纷纷越城降晋。尚书悦寿认为燕“独守贫城,绝望外援”。尽管将军公孙五楼、何赖卢曾挖掘地道,率众出城攻击晋兵,但无法破敌,因此劝慕容超降服。但慕容超说:“我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义熙六年(公元410年)2月初五,刘裕命率军攻城,悦寿开门放入晋军,慕容超率数十骑突破逃跑,被晋军俘虏,送建康斩首。到目前为止,刘裕围攻广固8个月,才将南燕灭亡。刘裕进入广固城,想杀死城里所有的男人,把妻子和女儿奖励给士兵。韩范劝说后,他只处死了燕王公以下3000人。

[img]7713[/img]

双方对作战进行评价

刘裕的战略胜于燕军。

刘裕在摧毁南燕的战斗中,最聪明的战略指导是善于权衡敌我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方面的优缺点,做出相应的战斗决策。比如刘裕从分析燕人“不知远计,近利掠夺”的心理状态,制定了越大岘险山、直冲燕军京师的战略;针对燕军骑兵众多、机动性强、突击力强、平原作战长的特点,采取了以车战为主、以步为主、骑兵胜利的方针。它不仅阻挡了骑兵的冲击锋锐,而且发挥了车兵和步兵用弓箭矢石和长矛杀死敌人的力量。战国以来,车战很少成为战场的主要作战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重新展现了它的辉煌,体现了古代兵法“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的兵法。刘裕深入燕境后,采取了军事打击与政治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他安抚人民;一方面,他招募了燕军官员,使南燕的一些重要大臣和将军继续投身晋军,每天有1000多人被附属。这严重打击了燕军的士气。军队没有战斗精神,人们的思想也下降了。最后,自称拥有“铁骑万乘”的南燕君主慕容超成了一个孤独的家庭。

[img]7714[/img]

慕容超级愚蠢无能

慕容超愚蠢无能,缺乏应有的战略远见,也是晋军获胜的难得客观因素。南燕并非没有谋臣战将。例如,将军公孙五楼、桂林王慕容镇、将军何赖卢等都试图向燕主慕容超提出相当聪明的战略决策,但都被慕容超抛弃了。如果南燕能够按照公孙五楼提出的政策行动,守卫大县,深入阻敌,精心骑沿海南下,切断晋军粮道,然后用骑兵双方的作战方针进行攻击,那么东晋能否如此顺利地摧毁南燕无疑是另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相对意义上说,慕容超弃险不守,纵敌入岘,坚守首都广固,将腹心关键区拱在晋军错误的作战指导上,几乎成为南燕偶尔战败的决定性因素。


刘裕灭南燕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双方?刘裕灭南燕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双方?

,,,,,

  • 唐寓之简介 唐寓,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
  •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三代祖孙都以看风水、选墓为业。从小学习武术,长乐于济贫救贫,...

  • 陶渊明返乡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 你知道陶渊明退休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的伟大诗人。在他最后一次成为...

  • 萧宏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皇族太尉萧红生平
  • 萧宏(473~526年5月13日,中国南朝梁皇族。字宣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六弟,官到侍中,太尉。梁武帝攻占建康...

  • 探索刘裕的一生,为什么他登基后会杀死司马家族的后人?
  • 刘裕之杀死司马家族的后代的主要原因是稳定刘宋政权的统治,消除子孙后代的隐患。作为南北朝刘宋政权的先驱,刘裕绝对是一个...

  • 在刘裕掌权之后 为什么刘裕的司马懿后人满门抄斩?
  • 我还不明白:刘裕和司马懿后代的读者会给你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刘裕已经掌握了权力,为什么要毁掉司马懿的后代?为什...

  • 东晋大臣习昙简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 东晋(317年~420年)是西晋皇族司马瑞南迁后建立的王朝。@ 在历史书中,东汉被称为中汉,东晋被称为中晋,意思是晋朝的中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