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拓跋韬是如何在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中取胜的?

背景

东晋十六国后期,北魏、夏、西秦、北凉、北燕等在北方建立了割据政权。其中,北魏占据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南部和河南北部,建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由于北魏能够注重巩固内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成为统一北方条件接近成熟的强大政权。匈奴赫连氏的夏政权是阻碍北魏对西北统一的主要力量。它占据了陕北、关中和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各个部分,遏制了北魏统一西北的战略区域。为了达到统一北方的目的,北魏必须先灭夏。因此,魏、夏之战成为不可避免的势头。

[img]7693[/img]

战争历程

北魏始光三年(426)9月,北魏太武帝拓跋涛闻夏主赫连勃卒,诸子相互残杀,形势动荡,随后派司空奚斤率兵4.5万袭夏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宋兵将军周几率万袭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10月,魏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出发,于11月进入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黄河冻结时,他率领2万越河袭击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

胡夏国都统万城建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夏国役建成10万劳力,历时7年。城市坦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成,锥体无法进入,极其坚固。

夏主赫连昌看到魏军来攻,率兵出战,败退入城;魏军在城北大肆抢掠,俘虏杀害了数万人,得到了10多万牛马。由于城市的困难,他迁徙了1万多人。夏弘农太守曹达闻周几即将来临,不战而走,周几长驱直接进入三辅(今陕西关中地区)。奚斤攻克蒲坂,并于12月率兵进入长安(今西安西北)。秦、雍(今陕西、甘肃)的羌族均降于魏,北凉主抑渠蒙逊、帝王杨玄均派使附魏。

北魏始光四年(427)正月,魏帝还平城,闻夏主命平原公赫连定率兵2万攻长安,下令大造攻具,再谋攻夏。

3月,魏帝命令高凉王拓跋礼守卫长安,并派将在君子津建桥。4月,魏奚斤军和夏军在长安相守;魏帝想利用虚袭统万城,命司徒长孙翰等3万骑作为前驱,常山王拓跋素等3万步兵为后继,南阳王伏真等3万步兵运送攻具。此外,将军何多罗率领3000名精骑,充当前哨。

五月,魏帝留下龙翔将军陆若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众离平城,从君子津渡河到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

拓跋涛突发奇想,打算巧攻万城,决定留下所有步兵,自己率骑兵进攻。所有大臣都认为步兵是攻坚的主力军,不能放弃。拓跋韬力排众议说:“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须,然后用。现在步兵,攻具都惊,彼得害怕而坚持。若攻不时拔,吃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最好以轻骑自抵其城,彼见步兵未到,意必放松;我形以诱之,彼或出战,成擒。然而,我的士兵去了2000多英里的家,隔着大河,所谓的“死后生”。这就是拓跋韬给群臣的原因。(《资治通鉴卷120》。)

因此,拓跋韬留下了大部分大臣和所有的步兵和行李,以轻骑3万倍道。

[img]7694[/img]

6月,魏帝率军到统万城,分兵埋伏在深谷中。夏军坚守不住,魏帝退军示弱,派5000名居民骑西掠;夏主得知魏军“粮尽”,步兵还没到,就赶紧骑了3万进攻。魏帝收众伪逃,引而疲之,夏军分两路追击。遇风雨,飞沙挡天,魏军逆风作战,魏帝分两队精锐骑兵为左右两队,绕过夏军主力,顺风击败夏军。赫连昌不如进城,逃到上营(今甘肃天水)。魏军入统万城,获得夏王、公、卿、将军、学校、后妃、宫人等万数。府库里有无数的珍宝和器物,有50多万匹马和数千万头牛羊。

与魏军相持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已破,也奔上营。魏帝率军东还,以拓跋素为征南将军,与执金五桓贷、莫云留镇统万城。

拓跋韬赏罚分明,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法者,我与天下共同,何敢轻也。拓跋韬成年后,颇懂事体,生活十分清俭,讨厌奢华。因此,拓跋韬进入统万城后,看到夏国宫殿气势磅礴,大怒地说:“竖子之国,一个巴掌大的国家,竟敢如此滥用民力!如此奢华!怎么能不灭亡!许多大臣向拓跋韬提出,要加强京城的城防,加强城建。拓跋韬不同意,说:“古人说得好:‘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创造了如此强大的统万城,最终没有被我攻灭,国破家亡。现在世界还没有平静下来,我更需要人力去战场打仗,而不是动员人们建造房屋城墙。拓跋韬作为国家的军事开支,从不吝惜。

由此可见,夏国的灭亡离不开它的奢华和残忍。

军事点评:在这场战争中,魏太武帝审时度势,看到统万城坚而不强攻,采取孤立统万扫清外围的策略,非常擅长骑兵野战指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拓跋韬是如何在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中取胜的?拓跋韬是如何在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中取胜的?

,,,,,,

  • 李冲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的秘书李冲生活了
  • 李冲(450-498),原名思冲,字思顺,北魏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涛)人。西凉李皓的曾孙,敦煌公李宝的儿子。 李冲是一个很好的旅...

  • 揭秘:魏收是哪个时代的人?魏收为何弃武从文?
  • 魏收是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曾经经历了北魏、东魏以及北齐三个朝代,但是只做过相关的魏朝历史的...

  • 魏孝宽是北魏最著名的将军之一,他是什么样的人?
  •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魏孝宽的故事。 连哄带吓,韦孝...

  • 为什么陈霸先选择用自己的姓做国号?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陈霸先今天选择用自己的姓做国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国号的确立,往往被视为一个朝代或政权开始的象征。古人...

  • 为什么陈霸先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霸气凛然?
  • 陈霸先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霸道。这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贵人的帮助下,一路与自己一起工作,成功地登上了南朝权利的巅峰。...

  • 为什么兰陵王要戴面具?兰陵王真的有帝王之相吗?
  • 兰陵王为什么要戴面具,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生下了一张英俊的脸,被列为古代十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