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是战国时期后期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年的分裂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从秦始皇到秦王子婴,三帝共传,享受国家15年。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县的官僚机构,而不是县制。经济上,以商鞅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国家度量衡制度和国家货币制度。为了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实行“车同轨”,挖掘和沟通湘江、漓江的灵渠。在文化思想方面,小篆是根据秦国流行的文字制定和颁布的。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藏品《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
随后,侯生、卢生因仙药逃亡,涉及儒生、方士400多人,并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军事上派蒙田率兵攻打匈奴,将战国时期秦、赵、燕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修建临涛(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长城。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历山墓,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巡游,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秦始皇三十七年去世。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陈胜、吴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秦朝灭亡。
说到秦朝灭亡的原因,大家都会认为是秦始皇的暴政,比如修长城、焚书坑儒。其实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政治制度的原因。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解释。比如仁义不施,攻守势异;胡亥是亡国之君;酷刑严法,暴政无度;尽力而为,服役的人太多;或者说楚人的大规模反抗——具有民族起义性质的反抗,加上山东五国贵族的复国战役。
秦王嬴政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在当时饱受战争摧残的人民面前。他统一了世界,成为了秦始皇。就当时的环境和形势而言,这样的救世主应运而生,受到欢迎。秦始皇不同于摩西。犹太人敢杀摩西,是摩西天天和犹太人在一起,英雄也是普通人,@ 摩西作为救星的光芒越来越暗淡。而秦始皇却懂得深处自神的道理。他一直保持着神秘,与人民保持着距离。距离产生美,更令人敬畏。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头罩着救世主的光环。普通人可能不爱他,但他们敬畏他,认为他就像有巢氏、荀人氏、大禹一样,是不可置疑的天子。天选之子的说法在今天已经没有市场了,但对当时生活在神话和天意中的人来说,却是深信不疑的。秦王嬴政的暴政可能比摩西还要多,但直到他死,大秦帝国才有崩溃的迹象。在他成为皇帝的十二年里,他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反抗。他作为救世主的地位是稳定的,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众所周知,中国西周实行封建政治制度。事实上,这一制度在夏朝之前就开始了。历史书记载,炎帝、黄帝、大禹和夏商皇帝的后代在哪里。西周是我们封建制度的巅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封建制度解体的时期。在周朝的诸侯国中,秦国首先废除了“世清世禄”制度作为封建制度的核心。相反,实行县制度。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法国知识分子李斯的建议,将县制度推广到全国,铁腕反击儒家知识分子的反对(焚书坑儒)。从那时起,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束了,进入了县制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指主权国家,即主权集中的国家。自秦朝以来,中国已成为主权国家,比西方早约200年。西方在现代建立了主权国家。首先,法国路易十四模仿中国建立了君主政治制度,后来,俄罗斯的彼得一世、普鲁士的胖特烈二世和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王在自己的国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君主主权国家制度。然而,西方的改革并不彻底,封建贵族的势力也没有完全削弱,这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封建社会最大的政治特征是国家主权分散,国家最高统治者没有国家主权。真正掌握国家主权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封建诸侯。当然,封建诸侯也有义务勤奋国王。在封建社会,战争通常发生在诸侯国之间。皇帝没有实际权利,所以没有人争夺皇帝的地位。因此,封建制度的王朝通常存在很长时间。例如,夏朝存在约400年,商朝存在约600年,商朝存在800年,到县制社会,国家主权集中在君主手中,皇帝的宝座成为人们争夺的对象,皇帝不再大规模地将儿子或同姓宗族分封给各地为王。这样,当皇帝遇到别人的攻击时,他就缺乏亲戚的帮助。在冷兵器时代,武器非常落后,很容易组织一支军队,也就是说,反对皇帝的力量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攻击政府,国家容易灭亡,所以秦朝以来中国的朝代存在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封建制度越彻底,存在时间越长,县制度越彻底,存在时间越短,周朝是中国封建制度最彻底的朝代,存在800年,秦朝是县制度最彻底的朝代,其存在时间只有15年,所以县制度太彻底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想象一下,如果秦始皇把同姓宗族分封到各地为王,当秦朝遇到农民起义的打击时,各地的诸侯都会来秦朝(当时秦朝成立才十几年),农民起义很容易消灭。然而,秦始皇并没有这样做。当陈胜和吴光起义时,他们只能依靠朝廷的军队来镇压。当时朝廷的军队地域辽阔,交通不畅时,朝廷的战斗力非常有限。此外,秦朝的建立不仅像朝代的转变那么简单,而且是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它改变了那些在封建社会享受“世清世禄”的封建贵族的生活(自秦朝以来,中国不再有封建贵族的特殊阶层)。秦朝成立后,这些人一直不想反击,因此,实行单一县制度的秦朝遇到了农民起义和封建贵族势力(项羽就是代表,项羽称霸后实行封建制度),不可避免地遭受了迅速灭亡的命运。汉朝建立后,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以县制为主体,以封建制为辅助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国家主权的集中,也有利于王朝建立之初的统治巩固。因此,这种复合政治制度也是从汉朝到清朝采用的。
中国历史观问题
古代中国是儒家知识分子主张“仁义”掌握话语权的时代。儒家知识分子一般把国家灭亡的原因归类为统治者的残忍。例如,贾毅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类为“仁义不施”,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评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用革命历史观解释历史,一般高调赞扬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这客观上肯定了秦朝的灭亡是暴政,所以我们一直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暴政,但当我们看到秦朝灭亡的表面原因时,我们更应用于看到背后的深层制度因素,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历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