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简介:

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宣德八年1433年)回族。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和武术家。

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人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

郑和六世祖先赛典赤,赡思丁(SayyidAjjalShamsal-DinOmar)它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省平章,被誉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纳哈只,祖母温氏。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自称咸阳家族的族人。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13年1381年冬,明军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俘进明营,阉割成太监,然后进入朱迪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迪做出了贡献。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迪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于是在南京御书“郑”字中,他改名为和,任内官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任命郑和为三保太监。

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宣德八年(1433年);埋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以哥哥的长子马文明为首,名叫郑文明,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候,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明成祖用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总有一件事让他心里不踏实。皇宫大火扑灭后,建文帝的尸体没有找到。那么,建文帝真的死了吗?北京有很多传说。有人说建文帝没有自杀。当宫殿发生火灾时,他带着几个侍从和太监从隧道里逃离了城市;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消息更为奇怪。他说建文帝去了哪里。后来,他成了一名僧侣,说他有鼻子和眼睛,这让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认为,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有死,如果他在其他地方重新召集人马,以朝廷的名义攻击他,那就不可怕了。为了查一下这件事,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秘密查询建文帝的下落,但很难公开宣布。他以求神仙为借口。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个。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出国吗?当时,中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明成祖认为,派人到海外宣传国威,和外国人做生意,买一些珠宝,顺便听听建文帝的下落,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决定派一个团队出国。谁来带这个团队?当然,一定是你自己的心。他以为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候选人。

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队出使“西洋”。当时人们称之为“西洋”,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中国南海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地区。郑和带来的船队有27800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62艘大船,这种船长44丈,宽18丈,在当时是罕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再到爪哇、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拉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量的金银财产,每个国家,首先向国王提交明成祖的信,并送给他们礼物,希望与他们友好交流。许多国家看到郑和带了这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不是为了威胁他们,而是为了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次出使直到第三年9月才回国。当郑和回国时,西方国王也派使者带着礼物和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了几次风暴,但船上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只是当船队回到中国,经过旧港口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

老港有一个海盗,前一天叫陈祖义。他占领了一个岛屿,聚集了一个海盗团队来抢劫过去商人的财产。这一次,当我听说郑和船队带着大量的宝藏经过时,我特别嫉妒,所以我和同伙们讨论了一下。表面上,我准备迎接他。当郑和没有防备时,我开始抢劫他。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当地人施进卿得知这一计划,他偷偷派人到船队告诉郑和。

郑和心想,我有2万名士兵,但也害怕你的小海盗?既然你想偷袭,你就必须给你一些教训。他命令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停泊。命令船上的士兵准备火药、刀和枪,等待。

深夜,海面平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坐几十艘船直接前往港口,准备偷袭。我只听到郑和乘船上的火炮响起,周围的船都来了,包围着陈祖义的海盗船。明朝的士兵很强大,已经准备好杀死陈祖义。船上的士兵们离开了火炬,烧毁了海盗船。陈祖义想逃跑,不得不顺从地成为一名囚犯。

郑和把陈祖义绑起来,护送回中国。到了首都,他把俘虏献给了明成祖。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并赠送了大量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任务做得很好,高兴得眉开眼笑。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没必要再去找了。然而,出售海外事务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威望,还可以促进与西洋国家的贸易往来,这有很多好处。之后,一次又一次地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里,郑和出海7次,前后前往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今天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当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时,明成祖病死。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继承王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89岁的孩子,由他的祖母徐太后和三位老大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后,国家花费了太多,在国外航行的事业停止了。

郑和的七次航行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表明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水平很高。通过郑和的使命,促进了中国与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流。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仍然有三个保护太监的行为。

郑和大事年表

马三宝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

1382年(洪武十五年盱眙) 11岁 明军征云南。马和父亲马哈只去世了。马和被带进明营,被宫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岁的马三保被燕王朱迪看中,入选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乐二年) 甲申) 33岁 由于战功显赫,马三保获得了祖赐姓“郑”的荣誉,从此改名为郑和,并晋升为内官监太监。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永乐3年6月15日) 乙酉) 34岁 郑和奉成祖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5年9月2日(1407年10月2日)永乐回国。

1407年10月13日(永乐5年9月13日)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带领王景宏、侯显等船队第二次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 己丑) 38岁 九月,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11年) 癸己) 42岁 等人带领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第五次郑和率船队下西洋。

1421年(永乐19年) 辛丑) 50岁 与王景弘、马欢等人一起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岁 第七次,郑和与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领船队27550人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岁 在回国的路上,郑和积劳成病,死于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7月,船队回国,宣宗埋葬了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于谦是怎么死的?民族英雄于谦死于谁之手?
  • 于谦是怎么死的?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就位,历史上被称为英宗。英宗宠爱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工程发生变化,...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

  • 明正德皇帝荒唐的政令:我的猪从此不允许吃猪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世界后,结束了近百年的禁忌制度,再次死灰复燃。皇帝姓朱,关于避讳首当其冲的是“猪”字。“猪”、“朱”...

  • 戚继光的妻子是谁?戚继光为什么怕老婆?
  • 戚继光的妻子王夫人是什么样的角色?连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日本海盗,不怕战争,不怕死戚继光也怕她三分!们来谈谈这位神奇...

  • 朱祁钰痴心不把杭氏之子改成太子 天意怎么弄人?
  • 8月15日,明英宗回到北京师傅,从东安门广场入宫。景泰皇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俩互相拥抱哭泣。为了教皇位,他们推了很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