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以来,以裴秀、裴寂、裴炎、裴度为代表的59位宰相、59位将军走了出来,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多达3000多人。裴氏家族已成为河东地区的名门望族。外国学者专家称裴柏村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苏水河畔的闻喜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2000多年里,有59位宰相和59位将军。可以说,中国的“宰相村”被命名为“将军接武,公侯一门”。
谁给人类留下历史文化遗产,谁就永恒。曾经辉煌了2000多年的裴氏家族,如东逝之水,已成烟云。然而,裴氏家族创造的独特的“裴氏文化人才奇观”,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裴柏树,这个小村庄,不仅是裴姓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第一宰相村”。那一年,裴柏村周围的土岭上到处都是茂密的柏树,是一片风水宝地。裴氏在这里一直延续到今天,裴氏与柏树的结合有了“装柏村”的村名。
与古代相比,今天的裴柏村自然环境变化不大。幸运的是,新开阔的大运二级公路从裴柏村西侧经过,裴的后裔在村口路边树立了“中国宰相村”的石碑。因此,古老的裴柏村虽然孤独,但并不苍凉。在中国封建社会的2000多年里,这个不起眼的村庄有59位宰相和59位将军。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对裴氏家族的评价不是裴氏家族的自夸,而是北宋文学大家对裴氏家族的评价。这些字不仅写在墙上,还刻在裴晋公祠大门右首的石碑上。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意思,一是说世界上所有的裴姓都来自山西闻喜系;第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姓氏能出其右。
从侯马沿大运路南行10多公里,我看到一个叫凤凰墙的岭子被东南方向包围着。在它的对面,有九座弧形的山环拱起,人们称之为“九凤朝阳”。中间隔离的平坦肥沃土壤成为古代相学家眼中的“风水宝地”:完整而不封闭,独立而自然地延伸。据说吸收了来自关中、帝都长安甚至仙人居住的终南山的“王气”、“仙气”,注定要出具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的大人物。裴柏村阴阳交合,占地理,成为风水之主。也许是相学家和风水先生的“预言”:大约三千年前,当周孝王时,裴柏的才华开始向西走。汉唐以来,以裴秀、裴寂、裴炎、裴度为代表的59位宰相、59位将军终于走了出来。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多达3000多人。裴氏家族已成为河东著名的家族。
裴晋公祠是一个民族家族的奇迹,位于村西的高坡上。大门前是一级通天的台阶,还没有到来,让人先有仰之弥高的感觉,捡起来,崇拜先贤。祠堂门前空荡荡的,紧邻大运公路,车来车往,不时带来阵阵噪音,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祠堂门前的宁静。推开铁门,院子里很安静。古祠堂里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风景名胜区的四季花木。我看不到裴氏家族的历史地位,感觉不到端庄庄重的气氛。只有几尊裴氏祖像刻在对面的墙上,平静而优雅,人们才能隐约感受到这里的辉煌。
裴晋公祠当年被称为裴公祠,即裴家祠堂,建于唐贞观五年(629年),因裴度封晋国公,改名晋公祠。据说裴公祠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三进大院,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有山门、仪门、献殿、正殿。明嘉靖重修两年。不幸的是,一些建筑在1947年的战争中被摧毁。1958年,裴家祠堂真正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那一年,在裴家祠堂里,无数珍贵的碑刻被用来建造房屋和水库,无数精美的木雕被拆除和烧毁,千年名祠被摧毁。幸运的是,庞大的史籍和洋洋大观的《裴氏世谱》记载了裴氏的荣耀,幸运的是,裴氏家族中无数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容埋没。据《裴氏世谱》记载,世代裴氏家族仅有正史立传和载列者,就有600多人;名垂后人,不少于1000人。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样一个星光灿烂、人杰出的望族家庭里,随便拉一个就足以建祠堂供后人祭拜。
院子东西两侧是类似事迹展厅的展厅。裴氏出相,59位将军。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对裴氏家族的评价不是裴氏家族的自夸,而是北宋文学大家对裴氏家族的评价。这些字不仅写在墙上,还刻在裴晋公祠大门右首的石碑上。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意思,一是说世界上所有的裴姓都来自山西闻喜系;第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姓氏能出其右。千余年来。裴氏家族人杰出,群星闪烁,经邦治国之材,文韬武略之士齐头并进,不能说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揭露中国第一家族的秘密:2000年,59名宰相和59名将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