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由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两代建立的周朝延续了800多年,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可以占领国家镐京。继位后,周平王不得不向东迁都洛阳,分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东周可以进一步分为春秋和战国前后的两部分。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总的来说是相似的。总之,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都是以力量说话的时代。那为什么要把它分为春秋和战国呢?这种区别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深入到具体现实中,这种区别真的不是很明显。但如果脱离了具体的事务,宏观上看,那么这种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标准是正确的,隐藏在西周建立的礼法制度背后,或者是西周建立的礼法制度的基础,或者是德治思想的本质——仁义道德的认同和尊重。

一般来说,面对仁义道德,西周时期是遵循的,春秋时期是不能遵循的,但毕竟还是照顾好了,到了战国时期就放弃了。当然,既不能说西周时期的人先天高贵,也不能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越来越邪恶。这背后是社会文化进化更深刻的过程。只是在这里,我们不能做更广泛的发展。就其表现而言,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竞争模式,主要是争霸;战国时期主要是争霸。l “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因此,虽然争霸有征伐和兼并,但总的来说,主要目的是维持秩序,促进稳定。@ 争霸还需要讲道理,还需要以仁义道德为终极依据。l “雄”是一个与雌性相对的术语。在一个高度成熟的父系氏族社会中,雄性的概念隐含着对雌性的征服和占有。@ 称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换句话说,争雄的结果一定是以兼并为手段和过程,最终走向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在生死存亡的压迫下,人们显然很难考虑道德。作为其结果,新统一的创始人当然有权制定新规则,不必受旧规则的约束。总之,称霸还是旧规则,争雄则是奔向新规则。称霸原有的道德标准,也要言而顾之,争霸者可以退一步,但争霸者也只是言而顾之而已。生活在战国初期的孟子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孟子说:以力假仁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在孟子时代,所谓的春秋五霸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仍然对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活。因此,它是一个从国王到学者都喜欢讨论或需要讨论的话题。孟子也不例外。不过,孟子一句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把王者和霸者的本质区分开来,特别是把所谓的五霸行为揭示得淋漓尽致。如果借孟子的话,虽然都是为了说服人,但霸主还是会注意到需要以仁义的名义,而争雄者甚至省去了这一层。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 樗里疾是怎样的人?樗里疾与芈月有什么关系
  • 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就像是一个集团的首领,要想经营好秦国这个“集团”,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芈月还需要伙伴与...

  • 春秋战国时期的合伙人:苏秦和张毅相互反制,相互依赖
  • 苏秦用来吃饭的品牌是“合纵”,即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盟,共同对抗秦国。秦国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张仪用来吃...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主要诸侯国资料表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秦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

  • 西施是间谍吗?吴国的灭亡真的和美女西施有关
  •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

  • 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 孙武已经在军事生涯中工作了30年。司马迁评论孙武说:“西破强楚,入营,北威齐,晋,著名诸侯,孙子和力量。”毫无疑问,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