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创造首先要立国号,而立国号是一件严肃的大事,一定要讲究。
唐朝国号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爵位名。唐朝开国之君李渊是西汉将军李光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尧(也是李皓)的六世孙。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将军之一,地位很高。虽然李虎在北周成立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并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是李虎的儿子,他继承了唐国公的头衔。李耀死后,李渊又袭击了唐国公的爵位。
隋末,李渊觉得杨家的大势已去,于是在太原开兵,最终占领了隋朝的首都长安。他假装把杨迪皇帝的孙杨宇当作傀儡皇帝,并指示杨宇把自己封为唐朝皇帝。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并以唐朝为国名。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李渊将国名定为“唐朝”还有更深的含义。“唐朝”最早是陶唐的缩写。陶唐是古代一个部落的名字。他住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这个部落最著名的领导人是姚,姚帝也被称为“唐尧”。
后来,周成王摧毁了“陶唐”部落,并将“唐”改为“晋”。虽然“唐”已经灭亡,但它的文化已经继承下来。例如,“李”的姓氏来自高陶(gāo yáo),高陶是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他的后代以官为姓,称之为“李氏”。后来,“李氏”的后代为了避免商纣王的危害而逃跑,并将“理”改为“李”。可见,李姓与“唐”密切相关。
就李渊而言,隋朝时,他曾留在太原,负责镇压山西的起义军。后来,他在太原开始了军队。可以说,李氏起源于古老的“唐朝”太原。因此,李渊获得世界后,将国名定为“唐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纪念意义。
唐朝国号的由来:不仅仅是因为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