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成立前,元朝与高丽(大致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建立了正式的朝贡关系——当然,高丽作为附属国向元朝贡献。当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元朝公主不断嫁给高丽,但没有高丽公主嫁给元朝王室。这与我们传统的和亲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和亲,是弱国公主嫁给强国的王族——像西汉一样强大,都要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而在这里,却成了强国公主嫁给弱国王族。因此,在历史上,元朝公主嫁给高丽国王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
高丽是一个长期内乱外患的小国。在内乱中,自公元1170年以来,高丽王权旁落,武人专政百年,崔氏独秉朝政60年,欺凌王室,肆意废立。崔氏1259年灭亡后,新武臣金军、林衍相继专政。从公元1231年开始,蒙古骑兵多次入侵,迫使高丽皇室退保江华岛,才能活下来。元朝试图以高丽为跳板征服日本。高丽被迫为元朝提供兵力、兵船、粮草等,认为征收日本的准备增加了税收,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这时,高丽国王元宗想出了一个主意,打算向元朝申请和亲,以换取元朝对高丽王权的保护。1270年,元宗前往大都(今北京)朝见元世祖忽必烈,为世子(即太子)陈求婚。元世祖当时不同意。第二年,元宗再次派代表为世子陈求婚。这一次,忽必烈同意以齐国大长公主忽都鲁·揭里失去婚姻。忽都鲁·揭里失踪是忽必烈最年轻的女儿,当时才13岁,不能马上结婚。三年后,世子陈才能与公主结婚。顺便说一句,元宗为儿子求婚时,世子陈已经35岁了,十年前就有妃子了。@ 这段婚姻注定是政治婚姻,而不是正常的男女婚姻。
1274年,高丽元宗去世,世子陈继位,是忠烈王。齐国大长公主的下婚揭开了元朝与高丽皇室近百年婚姻的序幕。在这七位高丽国王中,从忠烈王到恭英王,有五位国王娶了元朝公主。另外两位国王,忠穆王冲龄即位,死时只有12岁;忠定王因狂悖而被迫逊位,年仅14岁。他们在位时未到婚龄,因此无法与元朝公主结婚。嫁给高丽的元朝公主都很坚强。齐国大长公主嫁给世子陈时,后者已经纳了公主,夫妻关系相当好。但是元朝公主来了之后,原来的公主不得不搬到别宫,绝不与忠烈王相通。齐国大长公主经常殴打和责骂夫君忠王,以至于忠王乾纲“但只是哭泣”。是历史上罕见的和亲公主,经常打君王哭。干涉朝政更为常见。依靠元廷的支持,元朝公主把握内宫权威,甚至多次干预国事,决定人事任免。
当然,这种宽容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当忠烈王和齐国大长公主第一次见到元世祖时,他们提议废除元朝专门设立的高丽达鲁花赤一职, 忽必烈欣然承诺。后来,高丽还收回了元朝占领的两片领土。然而,虽然元朝公主不断嫁给高丽,但元朝宗室并没有将高丽王女纳为后妃。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高丽女子一直以婉媚著称,而元朝官宦之家则争相收纳高丽女子为妻妾侍丫。原来忽必烈明令禁止皇室娶高丽女子为后妃。也许是遵循祖训:他们不希望蒙古族“黄金氏族”的血统被高丽人污染。
为什么嫁给高丽的元朝公主很强势:手操生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