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东林党首顾宪成:贬官让他萌生回国讲课的想法

万历十五年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那就是当年的“京察”,加剧了君臣关系的紧张,加剧了文臣之间的门户斗争。后来成立东林学院,成为士人意见领袖的顾宪成,今年浮出水面。

所谓京察,是明朝对在京官员的考核制度。京官六年一考察,逢思、亥年进行,京外官员三年一考察,万历十五年京察史称“丁亥大计”。由官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的考察。五品以下由有司调查,不称职的降罚不好;四品以上自行报职,由圣意决定留下。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到目前为止,干部的调查仍然是如此。然而,在帝制时代的人治环境下,一个好的制度很容易改变,最终演变成各派系相互攻击、相互暴露、有权人报复政敌的伎俩。

顾宪成是无锡人,在一个小康家庭长大,也是一个商人和农民,兄弟中行三。万历四年二十七岁时,应天乡试第一名,俗称“解元”,万历八年二甲第二名进士,授户部主任。不久,他邀请了三年的家人回家照顾他的养老母亲。直到14年下半年,他才假装回到朝鲜。他被提升为官方部门稽勋司员外郎,并担任副司长。该部门负责官员的奖级、人事档案和丧守制度。虽然没有文选司那么强大,但也很重要。虽然当时顾宪成名满天下,但政坛上动静并不多。

[img]830732[/img]

今年2月,京察开始,都察院左都御史将工部尚书何起鸣列入“捡遗”名单。京察“捡遗”是指原考核遗漏、不准确,让专门监督的科道官再次讨论。显然,这并没有给何尚书面子。一般来说,工部必须做好与内宫太监的关系。工部负责项目建设,宫内建设项目最多。工部官员经常与宫内管理项目的太监勾结分肥。何尚书和大太监张成很铁。张成为何尚书经营。在陈和郊的指导下,上书评论了何启明和主持京察的辛自修。事实上,他们攻击辛,为何开脱。辛自修被攻击后,他辞职了。皇史高维嵩等人气不过,上疏弹劾何起鸣。万历帝听了张成的话,相信何起鸣怀疑辛自修,便指责高维嵩,说:“朝廷每用一人,言官常纷纷排击。将高等人调出京外,部分官员立即上疏为高御史抱怨,受到处罚。

顾宪成的上疏应该说立场比较公平,他主张这场风暴的当事人“各事自反”,即大家都反思,大家都来找自己的问题。但万历帝看完大为生气,要求内阁拟票重处理顾宪成和上疏为高维嵩鸣冤的王德新。首辅申时行一开始还想和稀泥一起,票计划罚款-扣发工资。万历帝认为处罚太轻,亲自起草处理意见,顾宪成连降三级,贬为桂阳判官。

顾宪成曾经遇到过他的同乡、内阁学士王锡爵。王锡爵告诉他他的疑惑:“今天最奇怪的人,寺庙的是非,世界会相反。”顾的回答是:“我看世界的是非,寺庙必须相反。”两人都看到了朝廷和民间意见之间的尖锐对立,但顾宪成认为责任在于朝廷无视民意,扭曲了民间。

贬官只是一次挫折。几年后,他回到官方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七年后,他彻底冒犯了皇帝,辞职回家,完全淡出政治,全心全意地讲课,成为东林士人的领导人,用舆论的力量影响政治。这是后话。


东林党首顾宪成:贬官让他萌生回国讲课的想法东林党首顾宪成:贬官让他萌生回国讲课的想法

,,

  • [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如何成为林党的领袖?
  •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

  • 解密:阉党出身的马士英是如何在崇祯朝发财的?
  • 万历四十七年二甲第十九名进士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阳人。 人肉责任人与他人的学历和文凭有关?这在别人身上无关...

  • 魏忠贤是东林党的噩梦 最懂《水浒传》的人
  •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字之一,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你在一定程度上爱它,有人会研究它。类似于这种知识,我们称之为“...

  • 历史解密:明朝正德年间杀太监刘瑾,幕后人
  • 把太监刘瑾送到断头台的同伙是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勇,但幕后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商人。 明朝正德时期的大宦官刘瑾...

  • 与魏忠贤相比,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相比 谁是忠,谁是奸
  •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日,在北镇抚司的诏狱里,金衣卫被魏忠贤指示秘密处死杨涟。一代大臣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魏忠贤的...

  • 明朝东林党究竟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他们是一群嘴炮?
  • 很多人不了解东林党, “东林党”经常出现在明朝的影视剧中,几乎所有的东林党都以积极的形象出现。事实上,“东林党”并不像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