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败后,万历提拔熊廷碧为辽东经历。当他到达辽阳检阅辽东指挥使司时,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花子兵迎接了他。他们手里拿着一些棍子。萨尔浒战后,这些饥寒交迫的士兵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熊廷比上台后,短时间内将辽东镇士兵扩大到8万人,并配备了精良的武器、盔甲和足够的粮食准备和服务。
与萨尔浒战争前经历过朝鲜战争和历次西征的辽东边军相比,辽东镇虽然装备不错,但战斗经验依然不足。熊廷比一直在避免与建州军的主力决战。努尔哈赤调兵将在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初攻击沈阳。熊廷比立即让辽东明军在其他战线上施加压力。努尔哈赤最终只聚集了1万件盔甲和2万件无甲旗丁,这可能是建州全军的30%左右。
万历48年6月14日,建州军开始越过抚顺攻入辽中平原,建州军前锋15日抵达沈阳郊区。沈阳参将、加衔副将何世贤趁建州军立足不稳,带领1000名亲军、5000名营兵出城急袭。何世贤挫败建州军前锋,斩首150多级,焚毁建州军营寨。 何世贤击退建州军前锋后,带兵前往奉集堡西北扎营,与辽阳中军游击赵率教形成角势。6月17日,何世贤和赵率教与建州军左翼野战,明军小胜,斩首200级,开通堡内外交通线。
[img]830385[/img]
第二天,努尔哈赤听说辽东经略熊廷璧已经离开辽东都司府,亲教辽阳十营两万战兵赶到沈阳,知事已不可为,便带军向东撤退。听到这个消息后,熊廷毕继续强迫,努尔哈赤放火焚烧抚顺城,全师退出边墙。到目前为止,明军在萨尔浒战役后的失地几乎都被收复了。——显然,阎崇年等所谓的清史学家谈到后金,说明朝野战不如后金。事实表明,这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伟大的毛主席说,只有消灭敌人的活力才是真正的胜利。显然,要打败比农耕民族更具活力的游牧狩猎民族,实际可行的方法是消灭或消耗他们的活力,而不是像袁崇焕那样在城市里退缩。
此后,建州军主力退缩,集中在萨尔浒城和建州卫(赫图阿拉)。整个辽东就像一块金汤。明军在沈阳周围的野战屡战屡胜,扫除了萨尔浒战役以来的颓废。建州女真危如累卵,似乎随时都会被明军封锁面前物资匮乏带来的饥饿所打败。蒙古和辽东都司的人们似乎不认为建州的土匪压制行动会有任何曲折,更不用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了。要不是东林党上台后的胡搞,这个政策还会继续执行,老奴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明朝在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手中被打败,后来清廷通过皇家文人贬低万历来赞扬失败的东林党人,显然是为了展示他们强大的力量和贬低明朝。
八旗兵入关前最无奈的历史时期:熊廷毕主辽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