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缅甸疑云:为什么古缅甸能多次战胜中国?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半岛之间,北临中国云南省,南通印度洋,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如果中国能够继续与缅甸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获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相反,如果其他国家控制缅甸或缅甸混乱,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将更加困难。@ 它自然成为其他大国与中国博弈的战场。

缅甸在历史上多次遇到中国士兵。几百年来,缅甸横扫整个中南半岛,傲视群雄。在中缅战争史上,中国在明清时期与缅甸的边境战争中屡战屡败,除了元朝战胜缅甸。然而,缅甸人的极端傲慢为此后缅甸的衰落奠定了基础。

唐代,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实力雄厚,向周边地区扩张。南诏政权攻占缅甸的古代国家,并大规模掠夺。然而,在公元9世纪末,由于多年的战争,南诏的国力逐渐衰落,随后发生了王室内乱和权臣篡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理经历了许多政权变化。最后,白族段思平于937年建立了大理,这是稳定的。

一些军民留在伊洛瓦底河谷,当南诏军队征服古国时。起初,他们留下的目的是帮助南诏镇守卫大后方,并开辟新的屯田基地,以确保南诏的后援。然而,当南诏王国逐渐衰落时,这些远离家乡的征兵逐渐意识到“家乡难以忍受的回顾”,回到遥远的未来。伊洛瓦底河谷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牧场和良田,多年来培养了他们的纪律和团队精神。很快,他们成为了河谷地区的新主人,并逐渐建造了城堡,开始建立自己的城邦。

[img]828719[/img]

从那时起,他们开始自称“缅马”(Mranma),意思是“强大的骑士”。缅甸现在的国名—Myanmar—它起源于这个头衔,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诏人后来成为缅甸的主要民族——缅甸。缅甸人在今天曼德勒伊洛瓦底江和她最大的支流钦敦江的交汇处建立了几个城邦,其中最早的是19849年建立的蒲甘国。蒲甘国成立近200年后,1044年,缅甸人民心目中的一位伟大英雄阿奴律陀登上了国王的宝座。阿奴律陀从他的兄弟手中夺取了王位。在接下来的30年里,他骑着战争形象,亲自带领军队东西作战,一个接一个地兼并了河谷中的其他城邦,统治了整个伊洛瓦底河谷。然后,他的军队继续四面进攻,向北进入云南,与大理划界;向南消灭孟城邦,占领沿海港口,扼杀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贸易通道;向西南杀入阿拉干王国(现在缅甸如果开邦)的领土,使阿拉干王国成为大臣;向东南占领德林达依海岸,击退高棉帝国的扩张军。蒲甘王国控制的领土基本上覆盖了今天缅甸领土的面积,阿奴律陀成为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整个领土的国王。随后,“缅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迅速将蒲甘发展壮大成为东南亚与高棉相媲美的强大帝国。

元代,蒙古军队摧毁大理国政权后,与当时缅甸蒲甘王朝的矛盾加剧。1277年,中缅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战”。这场战斗记录在中间。这也是中缅战争中最早发生的象战。象战是缅泰古代战争的一大特色。缅甸军队在蒲甘王朝分为步兵、骑兵(马军)、多兵种,如象兵和水兵。其中,象兵是陆上作战最强大的兵种。对象兵的选拔也极其严格,法律规定步兵身经十战者升为马军,马军身经十战者升为象军。象军的待遇很好,象军每人每月的工资是50筐谷子(每筐22公斤左右)。

据史书记载,当时元军派出了1.2万人的骑兵,而缅甸军队则有6万步兵、少量骑兵和2000头战象。缅甸军队采用蒲甘王朝的传统战术,试图依靠战象的冲击来战胜敌人。然而,由于蒙古军队精心选择了战场,当缅甸军队的大象猛扑进攻时,蒙古骑兵退入附近的森林,然后下马躲在树林后面,射出密集的箭雨。他们的箭不是针对骑在象上或跟随大象进攻的缅甸士兵,而是针对战象。被箭射中后,大象痛得发疯地转身逃跑。践踏士兵随后蒙古骑兵迅速上马,乘乱进攻缅军,因此缅军大败。1287年,元军攻占蒲甘,导致蒲甘王朝灭亡。

明朝,从16世纪5O年代到17世纪初,从明朝嘉靖末年到万历年间,缅甸东诉王朝完成缅甸统一后,入侵中国云南边境,威胁云南边境安全。两国之间发生了几十年的边境战争。明朝战败,明朝失去了缅甸北部的大片领土。

明末,永历帝朱带着1500多人进入缅甸瓦城(即曼德勒郊区的古都阿瓦)。1661年,缅甸老王死亡,新王莽白继承王位。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永历帝。同年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大军喝马怒江,逼近缅甸。莽白立即献出了永历帝。永历帝身后成千上万的溃兵逃到麻粟坝,开始与仍处于刀耕火种原始部落生活的土著人打客家,如掸子、克钦和克伦。土著人打不过这群远来如狼如虎的有战略的职业军人,迁到周边高山,中国改朝换代的难民,能在这里休养生息。他们的后代是今天缅甸联邦总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

清朝,缅甸军队在缅甸雍籍牙王朝统治初期入侵云南。缅甸与中国之间爆发了四年的缅清战争,这场战争又被称为“花马礼”战争,清朝战败。雍籍牙王朝统治时期,缅甸军队中有一支由5000多名滑膛枪手组成的西方国家雇佣兵。缅清战争从1765年到1769年,缅军的装备明显优于清军。那时缅甸军队已经配备了18世纪欧洲的枪支,清军只配备了火枪。武器的差距对清缅战争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

清军与缅军进行了四次战役,前三次是清军大败而归。清军第一次盲目冒进,被埋伏,云贵总督刘藻被乾隆革职,沮丧自杀。第二次,清军不知道缅甸的内陆地理,在贫困的山川中屡战屡败。总督杨英菊还编造了一份虚假的“胜利”战报。事实上,缅甸贡榜王朝的主力军都在暹罗,正在攻打大城市,留在云南边境的非正规部队仍然无法取胜。乾隆怒不可遏,将杨应居逮捕到京赐死。在第三次战役中,乾隆派皇亲明瑞带领满洲王牌骑兵进入缅甸,但缅甸军队坚持清理墙壁,引诱敌人深入战术,再次击败清军。清朝士兵死亡惨重,明瑞受了重伤,上吊自杀。

在清缅战争中,乾隆根本无法知己知彼,自以为“南荒小夷”并非天朝上国的对手。乾隆不知道缅甸的贡榜王朝是一个新兴的强大帝国,横扫了东南亚,消灭了暹罗,吞并了老挝,士气高涨。其实朝廷里有人建议派使者到暹罗,请藩属出兵帮忙夹攻。此外,清军将领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了解化外地山高路险,行李难行,军队后勤供应跟不上。另一个最重要的是,缅甸是一个瘴气的地方。北方士兵大多不服水土,疾病夺走的生命比战斗中牺牲的人多。

第四次战役期间,清军又在雨季进军,列阵数月,双方各无进取。清军士兵精疲力竭,将军厌战情绪严重,统帅傅恒卧病不起。双方都没有心恋战争,双方的前敌将领私下决定讨论和停止战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1769年12月22日,双方派出十几名代表,在阵前签字,互赠礼物,正式停战。第二天,清兵熔掉了大炮,烧毁了所有的船只,以示没有战争。随后,军队撤退,一场花费了近千万两白银、历时五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清缅战争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唯一受益的国家是暹罗。中国“吞下武里大帝”郑欣利用清缅战争重组军队,驱逐缅甸军队,消灭其他国内分裂势力,统一暹罗,建立吞下武里王朝,使泰国从亡国边缘复兴。


缅甸疑云:为什么古缅甸能多次战胜中国?缅甸疑云:为什么古缅甸能多次战胜中国?

,,

  • 越南河内博物馆撞脸中国馆 设计师说河内设计早
  • 近日,建成5年的越南河内博物馆因缺乏展品而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河内博物馆的外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相似,...

  • 永历帝朱由锤逃到缅甸的始末:永历帝朱由锤是怎么死的?
  • 南明永恒帝朱由锤简介 南明末代皇帝朱由锤(1623-1662年)在位16年。明神宗朱奕钧的孙子,明光宗朱常洛的侄子,明朝朱由校,思...

  • 外国媒体:中国空军在五个方面挑战美军 令人害怕!
  • 参考新闻网12月12日报道 《国际金融日报》澳大利亚网站于12月1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报告称,中国空军将在五个方面赶上美国的空...

  • 揭秘汉灵帝刘宏:中国史上卖官最疯狂的皇帝
  •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

  • 中国历史四大女帝:殇帝元姑娘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绝对是另类的人物,她是一个女皇帝,更重要的是她的执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让男儿自叹不如。 但是中国历...

  • 千秋功过:揭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八位丞相
  • 他们是丞相中的“巨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以相似的权威和不同的行为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丞相之最”。 1、最具统治力的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