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公主今年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人。皇帝已经为她选择了优雅的公子都尉周世作为女婿。不幸的是,天翻地覆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推动了婚礼。农民军占领北京的速度远远超出崇祯皇帝的预期。《明史》载:“城陷,帝进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说:“汝何故生我家!用剑挥之,断左臂。“当时崇祯命令周皇后上吊,长平公主听到消息,看到皇后的尸体,痛哭失声,跪在地上,爬上前抱住崇祯皇帝的膝盖。崇祯一脚踢翻公主说:“汝何故生我家?举起剑,劈头砍下。公主下意识地抬起左臂搪塞,剑锋从左颊扫过,左臂从肘部下方被切断。公主哼了一声,晕倒在地。皇帝上前一步,想砍下公主的头,但他的手剧烈地颤抖着,什么也握不住剑。“手栗而止”,转身而出。
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幕。断臂后,不仅崇祯,连所有的宫女都认为公主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尚衣监何欣和宫女费氏怕公主尸体受辱,把昏迷的长平公主抬出宫殿,送到她的祖父、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府。周家把她放在空房子里,只等她死。出乎意料的是,公主的活力非常顽强。五天后,他醒来,度过了伤后感染等重重危机,活了下来。当然,活下来更不幸。
清朝高层的政治策略非常精致:他们公开奖励寻找崇祯皇帝的男性后代,并说:“如果有一个真正的王子来起诉,王子将得到支持,来起诉的人也将得到奖励。事实上,我打算在欺骗之后斩草除根。而崇祯的女眷们,不可能被人支持,却真的受到了清政府的“优待”。清朝给公主很高的生活费,命周奎善待公主,作为宣传清朝“恩仁”和统战反清势力的工具。长平公主国已破,家已亡,身残,早无意活下去,时不时地说:“父皇赐我死,何敢偷生?“作为一个软弱的女人,除了听任命运,还有什么办法?唯日以泪洗面,读佛经平衡内心。我心中唯一燃烧的希望就是我的三个兄弟能逃到南方,有一天光复大明。这就是吴伟业所说的“死早跟诸妹,生犹望二王”。”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顺治崇祯皇帝的王子朱慈朗没有南下南明,而是逃离了混乱的军队,乞求回到北京,衣衫褴褛地出现在周奎的门口。周奎和公主闻讯出见,“相见掩面哭泣,奎跪献酒食”。离难中的兄妹们没想到会这样见面,悲喜交加。然而,王子的出现给周奎带来了一个大问题:他已经投降了清朝,收留前朝王子不是一个大罪吗?两天后,他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清廷没想到太子这么快就自投罗网。由于王子的号召力太强,清廷决定迅速杀死他,以防以后患。但是,刚颁布优待前明的诏令,怎么能马上自食其言呢?多尔根脑子一转,导演了一场严肃为伪的闹剧。他私下派人,要求周奎和长平公主声明王子是假的。当然,长平公主没有这样做,但在被周奎殴打后,他不敢再说话了。所以首先,周奎坚持王子是假的,清廷命令几十名太监和大臣进行辩论。十几个坚持认为太子是真正的太监和大臣被处死,所以太子的身份被确定,“假”太子被迅速处死。
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16岁的长平公主。她万念俱灰,实在受不了人生的悲痛,绝望之余,上书朝廷,请求出家:“九死臣妾,局高天,愿坤空王,稍申无极。"朝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的要求,他们还用公主这个金字招牌把统战工作进行到底。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公主身上“施恩”,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朝廷四处走访徐周世显,发现后,拨出巨款,给他们举行了一场华丽的婚礼,其规格相当于清室公主。命运就是这样弄人的。两年前,公主日夜梦想着这场婚礼的幸福,却被世界的变化所阻挡。两年后,虽然婚礼依然盛大,但除了屈辱和痛苦,她还能感受到什么?她实在受不了清朝如此深厚的恩仁。结婚几个月后,清军攻占南京,洪光小朝廷灭亡。被俘到北京的南明皇帝和王公在顺治三年五月同时被处决,公主受到最后一次精神打击。顺治三年旧历八月十八日,还不到十八岁的她带着沉重的痛苦突然去世,此时她结婚才一年,死时还有五个月的身孕。直到这时,清廷才错过了统战的机会,为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葬在广宁门外。
明朝长平公主悲惨结局:死亡时还有五个月的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