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迪收藏的老照片放在一本深红色封面的相册里,虽然年代久远,但保存完好。翻转册页,一股樟木香扑鼻而来。相册中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拍摄的,这些照片珍藏了周姐妹少女时代的生活记忆。高先生的外祖家世代经商,曾在河东拥有大量房地产。祖父周立勋曾在大陆银行任职,后于1941年创立正信银号,专营存款贷款。当时,周家还与“八大家”之一的孟家和在天津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裕恩永结婚。当时大家庭结婚讲究门当户对,从而窥见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
周家的孩子生来就有3万元大洋的“打印钱”。按照现在的理解,是父母给孩子的“成长基金”。当时,周家住在英租界黄家花园恩庆。据高先生回忆,周家住的楼有三层,地下室供仆人居住和储存食物。一楼是客厅,二楼是周立勋夫妇,三楼是给孩子的。高先生的母亲出生于1926年,在家里排名最小。与传统大宅门中的家庭不同,周家用过于严格的封闭思想约束孩子。除了遵守必要的生活和礼仪规则外,孩子们什么都不干涉,家庭环境也很宽松。高先生说,他妈妈喜欢听唱片,不用自己买。唱片公司出了新的唱片会,直接送回家。她收集的许多唱片可以从地上堆到屋顶,其中许多是绝版的。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被偷偷砸碎扔掉了。
在老照片中,有一张女装和男装的照片,就像一个愤世嫉俗的公子哥哥的形象,而另一张与“七个矮人”合影的照片显然是一个小公主的形象,还有一张坐在自己窗台上的照片,既展现了女士们端庄美丽,又充满了时尚的洋味。令人惊讶的是,这三张不同风格的照片实际上是同一个人拍摄的。这给了我们一种直观的感觉,中华民国富裕家庭的生活并不无聊,除了物质丰富外,文化生活几乎和我们今天一样充满了现代感和兴趣。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周家小姐曾在慈惠小学和圣功女中学习。笔者查阅了天津档案馆收藏的圣功女中档案,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的圣功毕业班纪念册。虽然周家小姐的名字没有在里面找到,但我看到那些豆蔻时代的女孩在册子里互相留言,展示她们的才华,或者打扮戏剧,或者贴上夸张的大头照片。在此期间,他们相信涂鸦,开玩笑,中英文书写得优美、活泼、有趣。这正是周小姐几乎同时期的照片所证实的,我相信她也应该这样度过一个美好的学生时代。
民国时期富家小姐的生活:充满现代感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