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清时期的乡党:因为剃须令的颁布,反对清朝

为什么一张剃发令让江南士民怒不可遏,可能从反抗士民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停止改变,随时从俗。虽然方谓经易代,却没有改变旧的衣冠文物。剃头一令,大刷人心。是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满清侵犯的是儒家思想——礼乐忠义,它与传统乡镇党社会的内在价值密切相关。

无论今天的心理是否被接受,满清征服江南的过程都是如此简单。红光元年(1645年)5月,满清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276年的明朝似乎悄然走到了尽头。

坐在北京的摄政王多尔根对胜利感到惊讶。一路上没有抵抗的征程让他觉得世界很容易获得。多尔根很快发出了一个旨意:派官招抚尚未征服该地区。字里行间似乎是世界的传唤。

与此同时,他还旧事重提,将入主之初旋颁旋止的“剃发令”搬出来,号令天下剃发易服。

已经不再抵抗的华夏子民突然醒悟,曾经声称崇祯报仇、吊民伐罪的异族政权,将从中华文明的基础——头发和衣服开始。

乡绅在江南反清抵抗中的领导地位

即使占领了南京,豫亲王多多依然披着“吊民伐罪”的外衣。5月14日,他发出了“南京等地文武官员等”的号召。清朝的神兵南来是吊民伐罪的口号,并宣布只要投降,他就不会在秋天对各地犯罪。

起初,似乎“为人民请命”的号召真的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江南诸城望风而降。6月初二,满清官员进入苏州时,苏州士民要求满清官员减税。从本质上讲,普通人不在乎谁来征税。此外,明末的税收负担确实有点重。

然而,“剃须令”粉碎了人们的幻想,江南沸腾,嘉定、江阴、松江、太仓、嘉兴等地,几乎在一夜之间,城市的头上插上了大明的旗帜。一群来自城乡的绅士和乡镇党爆发了“断发”的呼喊。

[img]827422[/img]

江阴81日围城和嘉定三屠是这些反抗城市中最著名的。

闰六月初二,江阴义民抓住满清派遣的县长方亨,并推典史陈明遇为首反清。陈明遇自知军事水平一般,便请居住在城外的前典史阎应元入城主持工作。阎应元义无反顾地带领子弟家丁50多人入城,接管了指挥权。此时,江阴训导冯厚敦、孝廉夏维新、诸生章经世、王华、贡生黄玉祺、祥生许用等20多名地方士绅团结在一起。因此,江阴上演了81天死守的奇迹。

嘉定的故事和江阴差不多,乡兵市民反清,但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协调指挥。这时,两位住在农村的前明进士侯东曾和黄春耀被邀请进城,承担了反清的领导责任。守卫嘉定的主要人物是侯、黄关系网周围的绅士。例如,守卫南门的龚用园是侯东的女婿。此外,还有他们的兄弟、儿子和一些门生官员。

乡党反清,乡绅领导,这种模式在各地复制,乡绅成为江南抗清领导的核心,嘉兴有屠象美、李玉新、郑宗彝、徐石麒;松江有沈犹龙、夏允彝、陈子龙、徐富远、张密等;昆山有王永佐、朱天麟、杨永言;常熟以兵部主任严子张为主;溧阳的领导是进士钱国华;太湖有进士吴毅组织的白头军。

一些学者认为,江南抗清的主力军不是乡绅。很多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力量,比如太仓乌龙俱乐部,主要是穷人。但是为什么乡绅总是以领导的身份走上舞台呢?历史学家邓尔麟(美)在嘉定忠臣中总结说,嘉定的“父亲、老人和孩子”代表了三类人,即公民、农民和学者。乡绅给出了这种抵抗的合法性,而那些作为学者的乡绅代表了明朝的正朔。

为什么一张剃发令让江南士民怒不可遏,可能从反抗士民的《江阴答劝降书》中得到答案:“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停止改变,随时从俗。虽然方谓经易代,却没有改变旧的衣冠文物。剃头一令,大刷人心。是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满清侵犯的是儒家思想——礼乐忠义,它与传统乡镇党社会的内在价值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南北乡党的差异

明清时期的社会形势极其复杂,也造成了各地区的差异。总的来说,北方乡绅在抗清斗争中不如南方活跃。顾诚在《南明史》中说:“应该说,黄河流域与南方各省确实存在差异。随着以崇祯皇帝自杀为标志的明朝的灭亡,黄河流域的汉族官绅一度受到大顺政权的沉重打击。许多人认为满洲贵族建立的清廷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新支持者。”

北方的反抗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更多的例子是乡绅结寨以避免战争。比如山西阳城陈氏,造河山楼集群人和邻居一起抵御农民军的入侵。然而,流寇乱世一过,全家人就迅速参加了满清组织的科举考试,如儿童陈元于顺治八年中山西乡试。史学家赵世瑜评论道:“朝代的变迁,君主的变迁,在陈家这里,更自然地完成了,似乎没有考虑忠诚的问题。”

明清时期,山东望族抵抗比例很低,大多发生在明亡前崇祯十五年(1642年)满清入侵期间。在1645年后的满清定鼎过程中,抵抗力非常弱。《南明史》中顾诚列举的山东抗清斗争多由平民发动,虽有乡绅参加,但无论人数还是分量都远不如江南。相反,参加新朝科举的世家很多,比如临朐冯氏、福山王氏。

山东望族在易代的兴衰也可见一斑。在明代即存的45个望族中,清初(顺治年间)只有3个失落(明清山东望族初探马翠);相比之下,江南苏松地区67个家族中,同期衰落的1/3(《江南在哪里》第38页杨念群)。

这种南北差异有四个原因。首先,“南方家族的宗法制度应该更加完整,家庭观念也应该更加强烈……但山东家族的宗族制度总体上相对宽松。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家庭成员即分支机构的发展,很少有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明清山东家族初步探索)北方乡镇党的完整性和严密性较弱,已成为易代抵抗弱势的潜在重要因素。

@ 乡党组织背后还蕴含着明代、江、赣(明朝统称南直隶)的文化基础、浙江文士儒生占全国66.7%,全国80%的文士在南方。(王荣祖,江南明亡清兴)

还有农民军的破坏,满清入关后迅速实施的圈地政策,也成为削弱北方乡绅势力的客观原因。

乾隆年间,清朝皇帝制作了一本名为明朝殉国的士人3600多本书。与整个明朝的士绅相比,这个数字一定属于一小部分。然而,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明朝乡党,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恪尽职守,牺牲殉国,为子孙后代保持了荣耀。


明清时期的乡党:因为剃须令的颁布,反对清朝明清时期的乡党:因为剃须令的颁布,反对清朝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