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朝临水建凉屋消暑:水车推动扇轮摇转送水进屋

外物相助,饮食内疗,清心静气

炎炎夏日,避暑祛热首当其冲。如今,电风扇空调已经进入普通人的家中。但几千年前,古人是如何消暑的?有什么区别?

古人消暑大致分为三类:外物相助,饮食内疗,清心静气。外物消暑有“四宝”:扇、凉屋、瓷枕、冰鉴。

在古代,扇子被称为“摇风”,主要由竹条制成。文人经常在扇子上画诗,增添优雅,也被称为“酷朋友”。到了汉代,“人工风扇”开始在富裕的家庭中流行起来。《西京杂志》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风扇,大多是直的,连续的,一个运气,充满了颤抖。”可以看出,它的冷却效果非常好。

凉屋出现在唐代。“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结。说的是凉屋。凉屋一般建在水边,用类似的水车推风扇轮摇晃,把冷空气送到房子里,或者用机械把水传到屋顶,然后沿着屋檐下来,这样房子很快就会凉爽。明代凉屋更加完美高明,有文为证:“霍都别墅,一堂开七井,都是雕刻的,盘覆的,夏天坐在上面,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img]826264[/img]

古人不仅用瓷器做碗、碟、杯、瓶,还发明了冷却器——瓷枕。瓷枕的枕面上覆盖着一层釉,冰凉爽口。据说乾隆非常喜欢瓷枕。一次拿到瓷枕后,诗兴大发,提到了一首诗:“瓷枕通灵气,全胜龟珊。睡云浑不觉,梦蝶应该更安全。”

《周礼》中提到的“冰鉴”堪称古冰箱。冰鉴类似于盒子,内部是空的。把冰放在里面,然后把食物放在冰中间。这样,食物就可以防腐保鲜。

第二类:饮食内疗。冷饮很受欢迎,诗人杨万里赞不绝口:“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宋代已出售冷饮,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民如炊汗如雨。卖冰隔水,行人不吃心眼开。宋代冷饮有冰糖冰冰元子、雪泡豆水、雪泡梅花酒、酸梅汤等。元代以后,冷饮品种越来越多,如《红楼梦》中的玫瑰露、木西露、玫瑰卤子汤等。除冷饮外,消暑食品还有瓜果凉茶。“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讲的是冰镇瓜果的凉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需要河朔喝,煮茶自忘归。品茶还能祛热。

第三类:清心静气。白居易诗道:“为什么要消除烦恼和炎热,坐在一个院子里?眼前没有长物,窗下有微风。散热是由心平气和的,凉爽是空的。这个时候,保护自己更难与人相处。”这种超然的心态真的很令人钦佩。

普通人很容易做到前两种消暑方法。但这三种方法是消暑消热的最高境界,需要很高的情商。与科技发达的现代相比,古代的消暑方法既环保又低碳,充满乐趣


唐朝临水建凉屋消暑:水车推动扇轮摇转送水进屋唐朝临水建凉屋消暑:水车推动扇轮摇转送水进屋

,,

  • 唐初宰相高士廉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高士廉
  •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