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亮出师表写刘备三顾草庐是不是为了提升自己?

我读过很多书。我一直在谈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参观茅草屋,以实现三国的伟大事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并在人民中广泛传播。但是真的有这样的事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花了六七千字来描述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精彩片段(见《三国演义》第37次、第38次)。它的真实性直接让600多年来的老少妇儿们读得如痴如醉,并相信这一点。然而,老罗毕竟是元朝人,与三国历史相差1200多年。他怎么知道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此外,他写的是小说,而不是历史记录,故事的细节自然可以编造。这个事实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在陈寿写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的传记自然有两个简单的十字:先主遂悟亮,凡三往乃见。大家都说《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伪。然而,老罗把史书上的十个字扩展到了6000多个字。这样的文学大师,令人钦佩。但虚幻仍然是虚幻的。陈寿出生前20多年,刘备就去找诸葛亮了。陈寿又怎能知道刘备一定是三往乃见呢?

有人说诸葛亮的《出师表》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先帝不卑鄙,猥亵自屈,三顾臣在草庐,顾臣在当下。”

还有人说,三国人鱼在《魏略》一书中也谈到了刘诸的相遇,但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文字很长,可能是这么说的:“刘备在樊城驻军。此时,曹操统一了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将攻击荆州。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懂军事,难以抗拒。诸葛亮北行见刘备。备与亮第一次见面,又以其年轻,以诸生对待。通过讨论当时政局的对策,诸葛亮逐渐改变了刘备对他的冷漠态度。@ 才‘上述客礼之’。”

与此同时,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也做了同样的记载。类似于魏略。

[img]823618[/img]

以上有三种不同的历史资料,哪一种是真的?几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第一篇文章《出师表》更可靠。毕竟,这是诸葛亮写的第一份材料,陈寿的《三国志》也是按照它的模式写的。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是双方写的,不排除诸葛亮有这样的尝试:故意扭曲他和刘备第一次见面的真相,以提高他们的地位,美化他们的形象,无论如何,除了诸葛亮,双方都死了,没有证据。但从历史上看,后者几乎没有根据,诸葛亮作为千古一相,思想还没有堕落到那一步。但魏略所说的并非民间偏听偏信的无知妄言,而且所说的也符合当时刘备和诸葛亮的日常性格和行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暂且不管这个,先看看陈寿写的“三往乃见”和诸葛亮写的“三顾臣在草庐”,这两句话也有相当大的区别。

据陈寿介绍,刘备去见诸葛亮,跑了三次才见到他,以前从未见过他;然而,据诸葛亮介绍,刘备曾到诸葛亮居住的地方向他询问一些国家事务。

这样,就有三个问题:第一,刘备去了诸葛亮三次,其中前两次见到诸葛亮吗?第二,刘备在三次看草屋之前见过诸葛亮吗?还有这个“三”,在古代意思是指数量词,不是确数,而是约数,就像“三天”中的“三”一样,是一个一般的数字,刘备见过诸葛亮多次?

与其他历史书籍相比,《三国志》对三国内容的描述不仅仅是枯燥的叙述性描述,而是增加了一些想象力,使文字非常生动耐用。此外,蜀国最初没有历史官员,蜀国留下的信息也不完整。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更多的想象力和附加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刘备寻找人才,还是伯乐寻找千里马,还是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效仿自我推荐的刘备,这些都是历史的想象。所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

诸葛亮学会了一身本事,想“货给帝王家”,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二十六七岁时,他主动去樊城找刘备,但刘备看不起他是个年轻人。于是诸葛亮找了个机会和刘备单独交谈,让刘备发现他是个大人才。谈完之后,诸葛亮没有直接留在刘备军营,而是回到了隆中自己的茅庐。为什么呢?一方面,他对刘备了解不多,不敢贸然“以身相许”,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待价而卖”。就这样,两人第一次相识,然后两人又来了我很多次见面,有时是专访,有时是因为其他事情而顺道而行。经过多次沟通,诸葛亮终于同意加入刘备的账户,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而这并不违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不违背《魏略》、《九州春秋》的说法。真实的历史往往是平淡的。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历史不是小说,也不是为了引起观众和观众的兴趣,但写历史的人是不同的。他必须裁剪真实的历史,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详细写什么,略写什么,正面写什么,负面写什么等等。史书作者心目中的思想观念是剪裁和安排历史的标尺和标准。


诸葛亮出师表写刘备三顾草庐是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诸葛亮出师表写刘备三顾草庐是不是为了提升自己?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