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密约》骗局
在李鸿章签署的《羞辱国家的条约》中,有一份代表清廷与俄罗斯签署的《中俄密约》,当时非常保密。清廷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与俄罗斯建立一个防御联盟,但俄罗斯提出了一个条件:你必须让我在东北修建一条铁路。一旦铁路修复了海参,它无疑将大大提高俄罗斯在远东的实力。
《中俄密约》的真实内容在签署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个谜。舆论沸沸扬扬,各国间谍都想得到信息。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甚至发表了伪造版本,而清廷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直到清朝和沙皇俄罗斯政府被推翻,两国政府才在前朝档案中发现了真正的密约原件,并向公众公布,只有这样,事情才能大白于天下。
[img]823224[/img]
197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俄罗斯财政部长维特伯爵的回忆录。维特是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也是签订密约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一旦这些内部人士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发表了真相,人们就知道李鸿章被骗了。
根据维特回忆录中的描述,沙皇俄国提交给李鸿章的密约被秘密调整,中国完全蒙在鼓里:
...他(主持签字仪式的外交大臣洛巴诺夫)看了看手表,当时是12点。他轻敲了几下,向服务员打招呼,然后转向会场说:“中午过去了。我们去吃午饭,然后我们在协议上签字。”
[img]823225[/img]
所以我们都去吃午饭了。午餐时,只有两名秘书抄录了文件,并进行了必要的纠正。午餐前传递的两份文件被悄悄地用两份新的副本替换了。在这两本新书中,一方李鸿章和另一方洛巴诺夫正式与我签字。
维特还在回忆录中评论谈判对手:“李鸿章非常直率和严肃。”、“从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看,他应该算是这些人中非常优秀的一个”。他还承认,“当时登位不久的尼古拉皇帝渴望在远东扩大俄罗斯的力量……被一种夺取远东土地的贪婪迷住了。”“是我们自己违反了协议,导致了今天远东的局面。这是背信和昏厥奇怪混在一起的事。
李鸿章从没想过他的谈判对手是这样一群背信弃义的虎狼。当他回到天津时,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他骄傲地对来访的黄遵宪说:“
(此约可保)20年无事可做,总能得也!”但事实上,不要说20年,连两年无事可做。
中俄密约骗局:中俄密约骗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