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来,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在内部并购战中消灭了中行氏和范氏,掌握了晋国大权。其中智氏势力最大,其主智伯(即智瑶)在朝代执政。此时,越国已经在北方帅气,称霸中原,这对传统霸主晋国来说是一大耻辱。作为晋国的执政,智伯心里很清楚,晋国大权旁落,政出私门,要想恢复晋国霸权,就必须削藩。为此,智伯率先将智氏一万户城邑给晋公,韩康子、魏桓子也在智伯的力量下,也先后向晋公献出了一万户城邑。
赵的宗主赵襄子拒绝献出城市,于是智伯联合韩魏两军,组成三族联军攻赵。赵襄子居耿(今山西河津南),因为城市简陋,无法御敌,于是延陵生率领车,先骑部队,然后率领军队到赵的大城市晋阳进行防守。晋阳城墙完整,府库装备充足,粮草齐全;而且宫殿周围茂密,可以用来造箭。”
荻蒿”、“楚楚”,高十多丈。赵襄子下令大造弓箭,积极备战。
[img]823253[/img]
智伯率联军到晋阳后,即发动强攻。依靠城墙工事,赵军坚守三月,联军从未征服。看到强攻无效,智伯利用围困和水攻的战术切断了所有进出通道;决开汾水淹金阳城。大水淹没了城市的“三版”(六尺)三年。城市生活非常困难,粮食即将被切断。人们悬釜(炊具)做饭,搭棚居住,士兵体力下降,群臣投降外逃的思想也日益增多;晋阳形势极其严峻。
16年来,在危机时期,赵襄子决定采取分化、瓦解联军、反击的对策;他派首相张孟同秘密见到韩康子和魏桓子,并说服他们与赵联合对付智伯,理由是“嘴唇死了,牙齿冷了”(战国政策·赵策一)。智伯叔叔智果遇到张孟谈,发现韩、魏两家可能倒戈,立即向智伯报告,建议迅速杀死韩康子和魏桓子,或以重贿收买两人周围的谋臣。但智伯并不重视,也没有采纳智过的建议。赵襄子担心事情会发生变化,赶紧通知韩、魏立即行动。三月丙午夜,韩、魏军秘密出动,杀死守河堤的智吏,突然决堤放水反灌智军。智军因忙于救水而陷入混乱。韩、魏军急从两翼进攻。另一方面,赵襄子亲率精锐从正面出城反击,大败智军,俘获智伯。最讨厌智伯的赵襄子也把智伯的头刻上漆,作为饮酒之首爵。为避免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屠杀智伯家族200多人,瓜分智氏封邑,震惊世界!
晋阳之战的过程:为什么智家势力会被韩赵魏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