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5年农历6月30日(周简王11年),晋军成功占领楚军营地,吃掉楚军留下的粮食,休息三天后凯旋回师。炎陵之战以晋军的胜利结束。
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跟随重会诸侯,计划对郑国进行讨伐。随后,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魏国等国的军队对郑国进行了讨伐,然后对陈国和蔡国进行了讨伐。郑国子罕出兵夜袭,宋、齐、卫三国军队被击败。公元前574年(周简王十二年),郑国子思主动进攻晋国虚滑(今河南省偃师市),卫国出兵救助晋国。同年夏天,楚国派公子成、公子寅领兵到郑国,帮助郑国抗击晋国。不久,晋厉公会同周、齐、宋、鲁、卫、曹、诸等国军进攻郑国,楚国子率军救郑国,晋国联军主动撤退。同年冬天,晋国与上述各国军队一起攻打郑国,围攻郑国,楚国公子沈率军救郑,各国军队又怕楚国的强大而撤退。
[img]823088[/img]
战争影响
炎陵之战是晋楚战争中继城濮之战,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之战。炎陵之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竞争走向衰落。虽然晋国利用这场战争重组霸权(晋悼公复霸),但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炎陵战争的历史影响:晋楚争霸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