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土是秦(今天的水市),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期,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竞争。
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的君主被周天子认可,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魏文侯任命李悝实施改革,提前实施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第一个强大的国家。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的格局逐渐形成。魏逐渐衰弱。由于国内变法(商鞅变法、邹忌变法)的成功,秦、齐日益强大,成为西、东两大强国。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称为王。随后,韩国、赵、燕、中山和宋朝也被称为国王。秦国和齐国东西对峙,争取盟国,试图打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愿示弱。他们有时与齐秦作战,有时与齐秦作战。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更加频繁,存在纵横斗争。
[img]823057[/img]
秦朝昭王时,秦国加快了与六国合并的战争步伐。14年(前301年),秦进攻韩国(今河南邓县),并与韩国、魏国和齐国军队一起派遣长壮进攻楚国。面对四国联军的进攻,楚国也做出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他派昭遂带领军队抵抗秦国,另一方面,他派唐率领军队抵抗齐、韩、魏军队。.
战争结束后,秦国试图进一步占领韩国和魏国的土地,但由于担心齐国的干预,被迫暂停行动。后来,由于齐国孟尝君前往魏国,并主持进攻齐国,齐国和魏国成为了对立。经过一系列的外交调整,秦国和齐国再次交朋友,为秦国东侵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伊阙之战的历史背景:秦国进一步侵蚀了韩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