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堪称明末清初的传奇人物!他出生在一名士兵,但他加入了军队。当明朝处于危险之中时,他挺身而出,编辑和训练强队“秦兵”,多次击败农民军,甚至俘虏了闯王高迎祥,盗取了“关中群”。但他最终还是输给了曾经的手下败将李自成,以至于战死战场。孙传庭的死是谁造成的?翻开史料,不难发现崇祯帝其实就是幕后的“催命鬼”!从1638年开始,这一年清兵入关,崇祯皇帝调孙传庭入京勤王,指挥各路援军。但孙传庭一直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不和,被杨诬陷,崇祯皇帝不辨真伪,将孙传庭投入监狱。这一关是四年!此时,农民军死灰复燃,并呈现出烈火燎原的趋势,崇祯无奈之下,不得不释放孙传庭,重新启用。
【影视剧中孙传庭的形象】
回到陕西后,孙传庭“日夜治军为平贼计”,但此时河南重镇开封被李自成包围,崇祯帝下诏孙传庭出关营救。但此时孙传庭回陕西才四个月,军训不精,军械不齐,更重要的是缺粮工资。因此,孙传庭上演了“兵新募,不堪用”,要求训练2万人出关。但崇祯皇帝无视,严令出战,孙传庭不得不出师河南。此时,开封已陷落,孙传庭不得不向南转兵,向南阳进军。1642年10月,孙传庭探测了李自成的军事动向,于是在佳县设伏了三重。孙传庭先派人诈败,引诱李自成进入伏击圈,结果李自成大军失败,伤亡数千人。李自成败退役时,故意让人丢弃行李,引诱明军争夺。这些明军平日缺粮少薪,一见财物自然无意追击。
[img]822665[/img]
【孙传庭大军出关】
李自成挥师反击,明军大败。孙传庭率军败退,吃不果腹的明军士兵不得不采摘青柿充饥,因此人们称之为“柿园之战”。孙传庭败回陕西后,“益募勇士,开屯田,修器积粟,三家出壮丁一,火车载火炮甲仗者3万辆”。他准备重新编练一支精兵,捍卫大明王朝,但崇祯皇帝再次扮演“催命鬼”的角色,多次下令督促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决战。此时,孙传庭的心情相当复杂,“同样的错误与往年相似,鼓励军队使用松山箭”。他知道自己很可能会重蹈覆辙,但国难当头,“我今天不死不是英雄”!
【影视剧中崇祯皇帝的形象】
1643年8月,孙传庭率10万大军出关!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这一次,孙传庭大军依然“缺吃少穿”。李自成知道孙传庭来势汹汹,先后放弃了一些地区,孙传庭连战皆捷,但也逐渐呈现出孤军深入的态势。孙传庭为了解决军队供养问题,再次攻占佳县,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孙传庭别无选择,只能撤军迎粮,结果被农民军包围,明军损失数万元。失去关中的孙传庭仍想坚守潼关,但明军军心松弛,无法再战。面对潮水般的农民军,孙传庭“持矛怒目狂贼”,纵马冲进敌阵,当场战死。孙传庭的战死也为明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把孙逼上绝路的是崇祯皇帝,他不懂军事,盲目指挥,好怀疑!
为什么孙传庭最终败亡? 与亡国帝崇祯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