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大量流民聚集在川、楚、陕交界处的南山、巴山老林地区谋生,数百万人。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严重的土地合并,河南、安徽和江西都有饥饿的人。四川、楚、陕西的边境地区是一个原始的森林地区,一直是被迫离开土地的人们聚集的地方。封建统治阶级生活奢侈,贪官猖獗,人们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增多,白莲教的宣传也增加了反抗现实的内容。
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年(1772)、1773)四川、楚两省饥民来这里觅食者数十万。此外,河南、安徽、江西等省的流民大约有100万人来到川楚边境,那里有大量的荒地和原始森林。土壤贫瘠,气候恶劣。除了棚屋租赁土地外,流民还需要在木箱厂、铁厂和纸厂工作,以获得微薄的工资才能生存。他们不仅被地主、厂主剥削,还被差役、诉讼棍勒索,生活极其艰难。绝望中的流民成了白莲教传播的对象。
[img]822083[/img]
白莲教是明清时期的主要秘密宗教。它崇尚“无生老母”和“弥勒佛”,宣扬弥勒佛未来将“改造世界”的传说,并以平均分享“教学中获得的资金”等平均互助思想迅速流行起来,“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用一块钱就能环游世界”。以“真空之乡,无生老母”为八字真诀,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寄托,对于在水深火热中试图摆脱这个世界的流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人越来越多。
川楚白莲教起义背景:乾隆晚期土地并购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