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舜水东渡,明末大儒 明治维新300年后取得了成就

朱舜水是明末大儒。南明宏光政权倒台后,他多次往返于浙江舟山群岛和日本,试图向日本借兵恢复中原。然而,他没有成功。@ 看到失地已不可复,他东渡日本,留在长崎。

朱舜水在日本流亡期间,从未忘记自己复国的决心,经常在海边西望中国,痛哭流涕。

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他还写了著名的《中原阳九述略》。在书中,朱舜水历数清朝十大罪行:一、东人之害,从江以北到南京。二、沿海地区有防边、养兵、藏匿、接济的危害。三、近海有造船、帮工、值匠的危害。四、发行舵梢的危害。五、内地有签署船料、搬运木植的危害。六、省会附近城市各县存在借款举息、买官附营等危害。七、仕宦有分发上阳堡、宁古塔的危害,并入旗披甲。八、买官但计有钱,不问色目之害。九、打老鼠的危害。十、拆房的危害。

所谓打老鼠,就是满营妇女穿着艳丽的衣服去酒店白拿东西。后来,他们会毫不脸红地说:“我今天没带钱。你奶奶很漂亮。选一个打老鼠!”让主人痛苦不堪。可以说是清朝的另类白条。

[img]821660[/img]

关于房屋拆迁,他毫不客气地说:“房屋拆迁惨不忍睹。“为什么?”他们的房子可以随意占用,房墙也被要求拆除,让内外没有区别,加上各种宣淫、挑衅,让许多绅士巨人不得不放弃房子搬到农村,因为房子卖不出去,不得不拆除。至于边海的房子,就更惨了。每个家庭都必须“穿过墙壁”,这样搜索财产就方便多了,女性也无处藏身。

当时,长琦的大儒安东遵守合同,钦佩朱顺水的个性,把朱顺水带回家接受老师的礼貌,把他的工资分成一半来支持他。正是在安东合同的帮助下,朱顺水的学生遍布日本,他也被尊为日本的孔子。

1682年,83岁的朱舜水在日本去世。死后,他还留下了3000余金作为复国经费。梁启超对朱舜水的评价很高:称赞他“给日本全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还说日本能成为儒家国民,朱舜水功劳最大。《大日本史》是他学生写的“尊王一统”的专题,成就了明治维新的伟大事业。因此,梁启超称赞道:“顺水不是德川朝的恩人,对日本维新致强也有很大影响。”


朱舜水东渡,明末大儒 明治维新300年后取得了成就朱舜水东渡,明末大儒 300年后,明治维新成就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明正德皇帝荒唐的政令:我的猪从此不允许吃猪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世界后,结束了近百年的禁忌制度,再次死灰复燃。皇帝姓朱,关于避讳首当其冲的是“猪”字。“猪”、“朱”...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

  • 于谦是怎么死的?民族英雄于谦死于谁之手?
  • 于谦是怎么死的?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就位,历史上被称为英宗。英宗宠爱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工程发生变化,...

  • 明君汉景帝的另一面:杀名将,名臣逼死亲子
  • 汉景帝刘启作为“文景之治”的先驱之一,爱护人民,鼓励农桑,轻赋薄赋,减轻刑罚,使当时的社会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富裕,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