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法,是魏晋南北朝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官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以吸引士族。黄初元年
(220年)命令其制定的制度。这一制度在西晋时期逐渐完善,在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变化。它继承了两汉察举制度和隋唐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已经存在了大约400年。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上是汉代检察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或者是检察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汉代检察制度在东汉末年被门阀士族操纵和利用。他们影响了当时的乡村舆论,使检察制度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并在如何选择官员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img]821502[/img]
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选官制度。但当时的举措并没有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解密:魏晋九品中的正制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