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选官制度实行了300多年──察举制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察举制度确实为汉代选出了许多人才。察举制度如此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总之,有以下几点:
(一)检举科目多,涵盖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选拔范围广,为有才华的士人提供了更多晋升仕途的机会;
(二)相对而言,检举制度严格执行,对举主和被举者都有奖惩,尤其是举主,必须谨慎行事,从而减少了编号的发生;
[img]821504[/img]
(3)最重要的是选拔与考试的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 归功于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在位)。在此之前,有汉初「文景之治」,此外,汉武帝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于是大力推行察举制度,呈现出来「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生机勃勃,造就了汉朝成为当时的文明大国。
然而,由于汉代人才选拔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官员手中,人为因素对人才选拔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也是该制度的根本缺点。当时,四分之三的举者是现任官员,导致平民儒家思想中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是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控制了举报的结果,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并暴露了举报制度的根本缺陷。
解密:如何评价汉代实施的检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