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的是,直到先秦时期,中国的军事和文明本身都受到外界主流文明世界的影响,但质量参差不齐。
这导致了中国独特的文明和军事特色。然而,人类文明本身发展的规律性不会破例。先秦时期的军事技术,包括战术体系,仍有依据可查,大致上下文不会混乱模糊。
秦战术可以说是先秦战术的最高峰!几十年来,兵马俑的不断挖掘和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证据:就像1号坑的主要步兵阵一样,我们都知道步兵已经成为战国时期军队的最佳主力军。
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春秋至战国早期军事制度的残留——战车对战国晚期步兵的影响。
虽然战车的整体数量与步兵不成比例,但以乘客为单位的军事结构似乎仍在进一步发展。步兵数量的绝对优势表明,这些步兵不再是战车的附庸,但主战阵中存在的稳定战车也表明这些车还没有退化到装饰点,必须有其固定的战术地位。
[img]821017[/img]
由于兵马俑的整体布局处于临时战斗状态,我们可以相信秦军的主要战斗阵是一个纵向大于宽度的布局,进攻趋势非常明显。
[img]821018[/img]
步兵俑的装备也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秦军的布局思路:轻弩手分布在两侧,前面是少量近战掩护部队后面是战车-大量披甲的近战步兵,手持各种长兵器-其他弩手和弓箭手。非常标准的布局形式。
兵马俑2号坑的挖掘让我们了解了秦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侧翼部队的。战车仍然非常引人注目。弩手、弓箭手和骑兵都是围绕这些战车的附属武器。可以说,秦军的侧翼部队,即军队阵列中的两翼,仍然以战车为主,辅以各种轻装单位。
从兵马俑看秦军当时的战术水平!简直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