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齐,国名“大齐”,简称“齐”,是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刘豫在金国支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权。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入侵,迅速突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宋北大片土地。然而,由于金国仍处于奴隶社会晚期,无法统治已经处于封建社会巅峰的北宋土地。同时,为了避免北宋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支持一些傀儡政权来统治,伪政权就是其中之一。伪齐政权作为金国支持的傀儡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充当了金国残忍统治中原人民,摧毁南宋的帮凶,实施了内外反动政策,但也因此,最终灭亡。
公元1130年7月,金朝成立支持宋朝降臣、济南原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名“大齐”,定都北京大明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历史上被称为“伪齐”。九月,刘豫是大齐的皇位。不久,他迁都东平。11月,天会年号被废除,阜昌年号被改为阜昌年号,阜昌元年为天会八年。
两年后,伪齐于四月迁都汴京。
[img]821036[/img]
公元1133年正月,南宋襄阳镇抚使李横率军攻打伪齐,占领颍昌,控制郑州以西、黄河以南的广阔区域,直接接近汴京。刘豫对金朝着急,金朝派兵增援,金齐联军联手反击,但南宋没有出兵增援,导致李横一路败退,失去襄汉六县,使伪齐进攻川蜀,直接攻打吴越,对南宋构成巨大威胁。
第二年五月,岳飞出师襄汉,不久就收复了襄汉六郡。九月,刘豫再次南入,金朝派兵增援5万元。金齐联军避开岳飞所在的中路战场,向东线两淮地区发动进攻。一方面,高宗准备再次逃跑。另一方面,他命令张军带领部队前往驻扎在镇江的韩世忠,并命令逃离淮西前线的刘光世搬到建康府。但张、刘二人却一动不动,只有韩世忠移师扬州,然后诱敌深入,在大仪镇设伏,大败金军。随后,金军转攻淮西,12月,在庐州遭到岳飞军队的痛击。不久,金太宗病危,金军北归,伪齐军队失去后盾,“南征”至此结束。
公元1136年10月,刘豫分三路征发30万军队进攻两淮。当时,韩世忠驻军楚州,张俊扎营盱眙,刘光世屯兵庐州,岳飞守卫鄂州。刘豫的侄子刘龙率领伪齐东路军,在被韩世忠军阻拦后向西撤退,准备与刘豫之子刘林率领的中路军会合。他在莲藕塘和张军部遇到了杨沂中。双方激战,杨沂中赢得了莲藕塘之战。伪齐刘林率领中路军和孔彦舟率领西路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仓促退役,三路攻宋的计划被彻底粉碎。刘羽在宋齐战争中一再失败。金朝觉得伪齐不仅不能成为金宋之间的缓冲屏障,而且成为金朝无法摆脱的负担。此外,金朝还探索了统治中原的有效形式,并逐渐放弃了伪齐的想法。为了考验金人的意图,刘豫要求立刘麟为皇太子,被拒绝。
第二年11月,金熙宗废除大齐国,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金朝支持的伪政权[大齐]:以刘豫为首的傀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