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巨野县人﹐搬到运城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并购日益严重﹐不断增加的赋税和兵役﹐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的信徒推为主﹐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年春被告知。﹐许多骨干被捕。
今年5月,徐鸿儒提前在徐家庄树旗起义。起义军占领运城﹑聚野交界处梁家楼一带﹐徐鸿儒为中兴福帝设立了徐鸿儒﹐建号大乘兴胜﹐设立官职﹐建立政权。义军多头缠红巾﹐众至万余人﹐先后攻占运城﹑钜野等地。同时﹐沈智,其他白莲教首领﹑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还分别攻占滕县﹑邹县﹑宜县(今枣庄东南)等县、草运要道夏镇﹐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山东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很快得到了控制﹐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
[img]821356[/img]
由于起义准备不足﹐此外,明廷派大军共同进行了镇压﹐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巨野失守。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徐鸿儒等。﹐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方军队竞争。明军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兵﹐九月,徐鸿儒军在滕县。﹐徐鸿儒粮尽援绝﹐突破失败,被俘﹐十二月在北京被杀。
徐鸿儒起义的结局:徐鸿儒起义是怎样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