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战争发生在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期,燕国著名将军乐毅率领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守,转向反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
即墨战争已经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虽然齐国凭借这场战争恢复了国家,但它的实力已经下降了。因此,燕国从繁荣转向衰弱。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东西对峙,弱燕国与齐是近邻。公元前318年,燕王迅让位于燕相子之中,以至于太子平与子争夺王位,造成内乱。于是齐宣王在公元前314年乘机攻燕,在50天内攻下燕都蓟(今北京),杀死燕王迅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国大肆烧杀抢掠,燕国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齐军被迫撤退,燕王平即位为王,即燕昭王。燕昭王登上王位后,广招贤士,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准备报复破国之仇。
[img]820908[/img]
齐宣王死于公元前301年,即位。齐王在位期间,南攻宋楚,西攻三晋,连年征战,国力日耗。燕昭王想趁机攻打齐国,但从燕国的土地、人口和经济条件来看,燕国远不如齐国,单靠燕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战胜齐国的。面对这一现实,燕将乐毅和燕相苏秦提出了与国争取,孤立齐国;并鼓励齐国灭宋,以加剧与各国的矛盾,然后与各国合作,大举攻打齐国的战争战略。燕昭王采取了乐毅和苏秦的策略,并积极为实施创造条件。
为实现攻齐报仇的目的,燕表面上臣服于齐,并派苏秦入齐,进行离间活动,赢得了齐民王的信任。齐国被燕表面上的屈服所迷惑,放松了警惕,对燕没有警惕,甚至用来防御燕国的军队从齐燕边界撤退到齐国腹地。公元前288年10月,秦约齐王同时称帝,形成联盟。燕再次派苏秦至齐进行离间活动,劝说齐民王撕毁齐秦盟约,废除帝号,然后伺机灭宋。王果然被感动了,12月废除了帝号,转而与各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齐民王攻秦胜利后,经过三次战争,宋国被摧毁。宋国毗邻齐国,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其大商业城市定陶的巨额税收,尤其是齐、秦、赵三国。宋为齐的灭亡不仅加剧了齐同秦、赵的矛盾,也对韩、魏、楚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齐与各国的矛盾极其尖锐。燕利用这种情况,积极活动,终于与各国形成了攻齐联盟。
即墨之战简介:田单率领齐军击败燕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