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被后人合编
二程集。他们把“理性”或“自然理性”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性无处不在,不仅是世界的起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标准。程浩在穷理方法上“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使其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期,朱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完整、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朱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理论,延伸到朱的弟子、后学和程朱的信徒思想。朱子学也被称为朱子学,因为朱子学是这一学校的最大代表。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开始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和尊重,经元至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因此,如果对宋明理学的概念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意义上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
[img]821100[/img]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基础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理性和气体,理性第一,气体第二。太极原则是一切原则的综合,它是完美的,超越时空,是“一切美”的道德标准。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大多将二程、朱的理学思想作为官方统治思想,因此程朱的理学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理论实践的主要内容。在南宋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理论思维、教育知识、培养情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人认为程朱理学是成名的垫脚石。他们坚持一字一义的说教,使理学的发展越来越脱离现实,成为无用的空言,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了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在人性论上,朱认为人有“命运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来自太极,绝对善良;后者分为浑浊和善恶。人们应该“尊重”、“穷理”改变气质。
解密:程朱理学的相关理论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