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成立后不久,由于唐朝军事经济实力严重不足,为了生存,唐朝主动与突厥联系,向突厥称臣,突厥成为唐朝的主要国家。对此,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主称臣突厥事》中对此进行了考证,并指出“后来史臣颇为忌讳,以至于其本末不明显于后人。唐高主经常贿赂东突厥人,希望他们不要侵犯唐朝的领土,也希望他们不要帮助宣布成为突厥附庸的叛乱者。
随着唐朝军事力量的增长和政治稳定,唐朝有消灭其他分裂力量统一中原的趋势。突厥不想看到这一点,然后突厥开始骚扰和攻击唐朝,但双方仍然和平。但随后,突厥军队的进攻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突厥与唐朝的关系从和平转向敌对。
唐太宗继位后,他对突厥的态度更加强硬。由于内部叛乱和自然灾害,突厥的力量急剧下降。在杰利可汗时期,主要的起义部落是铁勒部。其次,突厥、奚、契丹和胡人诸部落的起义。贞观三年后,在阴山以北,薛延陀、回族、拔也古、同罗、仆骨等十多个铁勒相率起义。
[img]821045[/img]
与此同时,薛延陀与唐朝结盟,以抵抗突厥。与此同时,唐朝在一段时间内的恢复和建设,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强大的国力逆转了唐朝和突厥的力量。唐朝开始在贞观三年内攻击突厥,贞观四年灭杰利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在接下来的50年里,东突厥汗国成为唐朝的一个国家。
突厥汗国灭亡后,一些官员提出“突厥欺凌,扰乱中国,为时已久。今天丧之,穷来归我,本不是慕义之心。因其归命,分种落,浮到河南之地,散属州县,各使耕织,百万胡虏,可得化为百姓,那么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常空。因此,建立了大量的羁绊府州来安置突厥诸部。突厥酋长在建立羁绊府州的同时,也重加了优待来降。调露元年(679年),仅在大都护府治下二十四州东突厥降部就发动了大规模反唐武装暴动。并在永淳元年(682年)成立后,突厥汗国统治了60年,在天宝四年(745年)灭亡。
唐朝建立前后与突厥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