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苦。但许多人不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有近20年的准备时间。但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再加上千年来中国养成的畸形习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在各方面都无所作为,似乎一切都回到了过去。但这毕竟是海市蜃楼,在镇压天平天国运动中,清军暴露了一系列的不足。在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过程中,清军无奈地上演了骑兵军团的绝唱。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又回到了原点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拥有4亿人口和90多万军队的清朝帝国遭到不到2万英军的殴打。在战争过程中,清军丑态百出,在英军的打击下一败再败。在穿鼻海战中,广东水师的木制战舰全军覆没。最后,英军进入长江流域,即将军临南京城下。在这种情况下,清廷被迫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但这场战争对清朝的刺激几乎为零,官场和民间都认为这只是清朝的意外失败。中国上国几千年形成的畸形思想伤害了中国人。鸦片战争战败后,国内很多人还是看不起英国。清朝各方面都回到了战前,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动员很少,似乎外国人不会再来了。
[img]819974[/img]
当然,这是清廷的一厢情愿,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被分配到新疆之前,林则徐委托他的朋友魏源写一本关于西方国家的书。魏源不辱使命,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魏源在书中建议清廷不要局限于周边这些小国所谓的纳贡,而是要从长远来看。正是在这本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联夷制夷”的思想。由于当时知识的局限性,魏源提出的联合美法攻击英国的建议根本无法实施。然而,这比道光皇帝强得多。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国在哪里。魏源的作品《海国图志》在中国只印刷了1000多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这本书传到日本后,被日本改革派视为珍宝。从那以后,中国几乎所有的日本官员都输了。
[img]819975[/img]
二、清军在镇压天平天国运动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太平天国起义最终导致了人口膨胀、田地数量不足、官员横征暴敛。当然,洪秀全完全利用宗教来愚弄从未见过世面的人,但即使没有太平天国,其他农民起义也会出现在当时的情况下。清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甚至不如10年前的鸦片战争。镇压起义初期,太平军一路奔跑,最终进入两湖地区。太平军在进攻武昌的过程中,使用了一批刚刚发现的明朝火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后,这群流寇顺江而下,安庆、南京等地相继陷落,洪秀全进入南京,开始统治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情况几乎把整个江南变成了废墟,平定战争后,中国人口少了6000万。
[img]819976[/img]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围堵太平军期间开始崭露头角,现在有愤青却骂他们是汉奸。由于江浙利益密切,李鸿章等人开始接触西方武器。在此期间,几位老板不止一次向中央政府写信,要求按照西方模式训练军队和装备武器。但此时的清廷并没有太多的触动,因为这种情况只能伤害它,害怕它。就在清廷忙着镇压太平军的时候,广东又发生了事故。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利益,英法两国组成了联军再次敲门。两广总督被联军押到印度,广东巡抚投降。接着就是所谓的俄美调停,双方的战斗和和,已经僵持了近四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臭不要脸的沙俄开始大开口,中国北方领土开始被北极熊一口吃掉。
[img]819977[/img]
三、传统骑兵无奈地上演了最后的绝唱
英法联军开始进攻天津,而清朝的咸丰皇帝没有200多年前的崇祯皇帝那么精力充沛。年轻的皇帝撒丫子跑到热河的承德。就在他撤离北京的时候,他还命令僧格林沁的骑兵军团救驾。僧格林沁确实是个人物,如果在乾隆时期,他绝对是顶梁柱一样的名将。但他是一名骑兵将军,他的对手是现代英法联军。根据中世纪骑兵对冲的队形,僧格林沁率兵骑兵军团命令军队进攻英法联军。因此,这几乎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大屠杀。最后,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之后,清廷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这是后来的洋务运动。但此时清廷又晚了20年,东方的日本走在了中国的前列。
大清帝国在20年内的严重滞后导致了大清帝国 第二次被西方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