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武术门派——大理段氏,他们不仅依靠“一阳指”、“六脉神剑”等武林绝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每个人都是王子和孙子,地位和地位都很高。虽然大理段氏位于西南部的一个角落,但他也震惊了世界。
无论是迷恋小王子段誉,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还是嗜武如命,最后出家的“南帝”(一灯大师)段志兴;以及风流成性的镇南王段正淳;还有大理皇帝段正明,他毅然为国家剃光了胡子。这些在小说、影视剧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其实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
[img]819670[/img]
据记载,大理段氏的祖先是从甘肃武威迁徙而来的。一位名叫段俭魏的蒙氏,因辅助当时(唐中期)云南统治集团的成功,被称为官员,从此代代相传。第六代儿孙段思平时,大理国内政局动荡,统治者频繁更换,国内民众怨声载道。
段思平于937年发动起义,得到云南37个部落的支持。他率领军队夺取了杨朱巴城(今天的大理),并正式建立了大理国。作为大理国的先驱,段思平努力发展生产,促进了大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9945年,段思平去世,他的儿子段思英即位。然而,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冲突,段思英一年后被废除;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即位。段思英被迫出家当僧,在大理崇圣寺修行。从那以后,大理的王位在思平和思良之间竞争,大理皇帝经常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剃头作为僧侣。
此后,段思良、段思聪和段思顺相继登基。虽然他们都是“思”字,但他们是三代祖孙。段思顺统治时期,1995年,赵匡胤派兵摧毁了盘踞在四川的后蜀,大臣们建议他趁机出兵云南。然而,赵匡胤用玉斧划过大渡河,说“除此之外,我没有。”大理国得以保存。
985年段素顺之子段素英即位;1009年段素英之子段素廉即位;1022年段素廉病死无子,于是侄子段素隆即位。也许是厌倦了血腥的权力斗争,段素隆不愿意当皇帝,禅位给侄子段素真,出家为僧。
当了15年皇帝后,段素真也是禅宗僧侣,把王位传给了孙子段素兴。即位后,段素兴荒无度,三年后被掌握大理国实权的高氏废除。玄孙段思廉是皇帝,王位回归段思平子孙。
这一段可能很混乱,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理解,就像赵匡胤(段思平)开国一样,但王位一直在他哥哥赵光义(段思良)的后代中继承。只有当他知道南宋孝宗(段思廉)时,王位才会回来。以下段落将进入熟悉的节奏。
[img]819671[/img]
段思廉统治时期权力下降,高智胜家族逐渐掌握了权力。从那以后,杨家族也有了很大的力量。1080年,杨义贞发动政变,杀死段廉义(段思廉的儿子),自力更生为皇帝。但不久之后,高智升派儿子高盛率领士兵杀死杨义贞,并以段寿辉(段廉义的侄子)为皇帝。
小说《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手段延庆的原型是段廉义的儿子,杨义贞因乱而受重伤,未能继承王位。
没有实权的段寿辉不敢贪王位。一年后,他成了僧侣,禅宗给了他的表弟和段思廉的孙子段正明。段正明性格谨慎,生活节俭,在位12年,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完全没有实权的傀儡。1094年,他在崇圣寺出家为僧。他的禅宗位置不是鸠摩智,也不是禅宗位置给弟弟段正淳,而是权臣高升泰。
1094年被提升为泰国皇帝后,他改名为“大中国”,但他命令他的儿子高泰明在临终前将王位归还给段。因此,1096年,高泰明拥有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第15位皇帝,后人通常称之为“后大理国”。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段正淳的妻子不是刀白凤,而是被称为高盛杰(高氏家族的成员)。现在,段正淳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仍然流传着:“国有妇女,家里有娇妻。丈夫不如妻子好。这也是一件好事。妻子的名字是东走莫朝西,甜言蜜语,向西比赛诗歌。丈夫天生才华横溢,很难与化妆的妻子相比。”
而段正春并没有被杀,而是和尚出家了。1108年,他退位为僧,让位于他的子段正严。段正严还有两个名字——段和誉和段誉。他的长相和事迹已经无法验证,但值得一提的是,段誉在位39年,是大理所有皇帝中最长的。在位期间,他曾派人到宋朝进贡。当时,宋徽宗皇帝派人封段被称为云南节度使和大理国王。
然而,段誉皇帝并不高兴。掌权的高氏家族的内讧引起了政治动荡,各部门不时反叛。此外,自然灾害频繁下降,各子争位。心灰意冷的段誉于1147年退位出家,其子段正兴即位。段正兴在位24年,1172年也是禅宗僧侣。
[img]819672[/img]
第三位著名皇帝段志兴于1172年在大理国迎来。是的,是《射雕英雄传》、著名的“南帝”(一灯大师)段志兴在《神雕侠侣》中!段志兴在位29年。在位期间,他崇信佛教,修建佛教寺庙。他经常邀请僧侣入宫。他迟早会做事,忽视国家政府和国力的衰落。
但恐怕这会再次让读者不高兴。段智兴虽然信仰佛教,但并没有以僧侣的身份出家。金庸先生以段智兴为原型,成功塑造了“南帝”段大师(一灯大师)的形象。在现实历史中,段智兴是段正兴的儿子,也就是段誉的孙子。
1200年,“南帝”段智兴死亡。他的两个儿子段智廉和段智祥继承了王位,大理的国力恢复了。然而,当王位传到段祥兴(段智祥的儿子)时,又发生了一场动荡,强大的蒙古骑兵开始大规模南入。
1251年,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段祥兴之子)即位。第二年,蒙古军队绕过南宋统治的四川,从吐蕃绕道直接前往大理。到达金沙江时,当地部落献计,将几只牛皮筏连接在一起,成功渡江,历史上被称为“元跨革囊”。
[img]819673[/img]
此后,蒙古军队势如破竹,俘获了当时的高氏国高泰祥,但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并“许下他的官员”。1254年秋天,蒙古军队突破昆明,段兴智被俘。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0多年的大理国已经灭亡。
不要以为大理段氏在这一点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亡国之君段兴智没有被处死,而是被称为大理总管。他仍然负责云南的五个城市、八个政府和37个县,但他只是从皇帝变成了土皇帝。从那以后,段氏世代相承,云南总管了12代100多年。直到1382年,朱元璋派兵到云南才彻底结束。
由于蒙古军队和明军两次在云南作战,许多文献被战争摧毁。关于段正春、段誉、段志兴等人的事迹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僧侣,甚至年龄也不清楚。崇圣寺(小说中天龙寺的原型)也在战争中被摧毁,只有三座塔仍然存在于洱海的岸边。
段誉南帝段皇爷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真正的大理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