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的儿子,班超的兄弟,字孟健,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死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满61岁。班固从小就很聪明,“九岁可以是文学,诵诗赋”。成年后,他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穷无尽”。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创作背景
因为《史记》只写在汉武帝的太初,当时很多人都为它写了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有刘向、刘欣、冯商、扬雄等十余人,书名依然叫《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不满,于是“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后传》65篇。班彪死后,22岁的班固开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完成这部接连续的杰作。
[img]818844[/img]
形成过程
在工作的头几年,有人写了汉明帝的书,并告诉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手稿全部复制。他的弟弟班超越了汉明帝的书。汉明帝的目的是赞美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诽谤朝廷。后来,汉明帝给了班主任一些钱来帮助他们写作。
汉明帝欣赏班固的才华,称兰台令史为600块石头,然后转为郎。当时,兰台令史傅毅是他的同事。他们都以文学闻名。班固和他的弟弟班超书说:“吴忠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写作,不能自休。”这就是“文人相轻”的典故。班固还奉诏完成了他父亲的书。
汉和帝永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兵攻打匈奴,班固随其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大打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铭文来自班固。
班固“不教诸子,诸子多不遵法”,洛阳命令种子竞争被班固的家奴醉骂,怀恨不忘。汉和帝永元窦宪失势自杀四年,班固因牵连被免职。种子竞技利用窦宪失败的机会逮捕了班固,日复一日地辱骂他。班固死在监狱里,61岁。此时,《汉书》、《表》和《天文志》都没有完成。
班级坚持“汉书”没有完成,汉和帝命令他的妹妹班昭继续写班级的固遗作品,以便在东观图书馆存储的信息。然而,班昭还没有完成。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学生。他博览了古今,汉和帝召他补七“表”和“天文志”。
解密: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怎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