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年正月初一,蜀汉将军费祎在汉寿大会诸将举行年首宴会。春节期间,费祎不自觉地多喝了几杯,喝醉了,没有防备。不料此时左将军郭修突下毒手,在宴会上拔出利刃,当场将费祎刺死。费祎被刺伤的消息震惊了三国。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他是当时蜀汉政权的领导人。郭修又是谁?他为什么要刺杀费祎?震惊三国的谋杀案有哪些内幕?
[img]819108[/img]
据孙盛的《魏氏春秋》记载,郭修(一称郭循)一直有功绩德行,在陇西一代颇有名气。后来姜维攻略陇西,郭修被俘,被迫投降蜀汉,后来被封为左将军。然而,郭修一直不想成为蜀臣。他总是想找机会暗杀刘禅。他利用平日向刘禅道贺的机会,一边崇拜一边向前走,希望接近刘禅,但总是被他阻挡,所以很难成功。因此,郭修选择暗杀蜀汉权臣费毅。
费祎被刺死后,郭修自然难逃一死。消息传到曹魏,魏主曹芳下诏称赞郭修“勇过聂政,功过介子,可谓杀人成仁,释生取义者”。费祎被刺案似乎很简单,魏国降将郭修心怀故国,不惜舍生取义。但仔细一看,却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则指向蜀汉卫将军姜维。
费祎执政期间,坚持防守原则,内休息,外保境安民。然而,他的政策遭到了魏将军姜伟的反对。姜伟“自以为是练西方风俗,兼负才华,想引诱诸羌,胡以为翅膀,说龙以西可以断也可以断”。每次姜伟想大举北伐,他都被费祎裁掉,只给了他一万人。
[img]819109[/img]
费毅还对姜伟说:“我等不及总理了;总理不能定中夏,更不用说我等了!最好保护国家和人民,尊重国家,等待有能力的人继承他们的成就。不要认为他们希望幸运,并决定一举失败。如果你不如你的愿望,你会后悔的。”
这自然引起了姜伟的不满。事实上,姜伟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事实上,他有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诡计多端的计划。据记载,“魏为人立功,阴养死者,不修布衣。”姜伟致力于自己的名声,秘密招募死者。如果将军们想做出贡献,他们必须上战场。可以说,费毅的保守政策限制了姜伟展示才华、建立功绩的野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凶手郭秀是姜伟俘虏的,姜伟也住在陇西,可以说和郭秀有同乡的友谊。此外,郭秀在蜀汉的晋升速度非常快,不太可能与姜伟的晋升和推荐无关。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好的死者姜伟在俘虏郭秀后,会招募他到自己的营地,然后利用他的降级身份暗杀,这样他就可以摆脱怀疑。
[img]819110[/img]
后来的事实证明,费祎被刺杀后,姜维获利最大。“十六年春,祎卒。夏天,成千上万的人从石营出来,经过董亭,围着南安。”也就是说,费毅在春天被刺伤了。夏天,姜伟率领数万人北伐,注意不再是一万人。短短一行字,似乎不难发现姜维那为了建立功业,迫不及待地想北伐。费祎死后的第十年,蜀汉灭亡,期间姜维竟然进行了六次北伐。由此可见,姜维是费祎死后最大的受益者。
姜维多年来一直在战斗,这消耗了他的国力,彻底摧毁了蜀汉政权。263年,曹魏18万军队西征,后主刘禅降落。此时,蜀汉只有90万人和10万军队。费祎和姜维没有私人怨恨,但不同政治观点造成的怨恨有时可能超过私人怨恨。
蜀汉将军费毅被刺伤了!震惊三国的谋杀是另一个隐藏的阴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