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的历史绝对是一场悲剧。当时大家都没想到明帝国会这么快分崩离析,也没想到小邦会进入中原。截至吴三桂俘虏永历皇帝,宣布南明王朝正式结束。南宋也是偏安王朝,坚持了150年,而南明只有不到20年。最重要的是,南明早期的基础比南宋早期要好得多,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南明的悲剧,为什么这个王朝不能保持一半的国家。
[img]819296[/img]
1、继承人的问题导致南明内部派系众多
崇祯皇帝在煤山殉国的消息传到南都南京后,南京官员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悲痛。明朝名义上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北京。然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南京就成了官员养老的地方。这里的官员几乎没有任何权力,这相当于备胎。北京陷落后,当务之急是选择新的继承人,控制南方半壁江山,挥手北伐。但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三个王子都被李自成俘虏了。这样,直系血液继位的可能性就不再存在,只能通过近支继承。崇祯皇帝是明神宗的孙子,完全断绝,也就是说只能在明神宗其他儿子的脉络中找到。两位热门候选人出炉,一位是福王朱由琏,血与崇祯最近。另一个是鹿王朱常芳,按照东林党人的观点,这位王爷非常贤明。
[img]819297[/img]
在江淮四镇的军队支持下,福王朱由松最终成为南明第一位皇帝。然而,许多支持其他亲王的势力并不相信。鹿王和桂王的支持者改变了为刚刚成立的弘光政权挖坑的方法。所谓崇祯太子案发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果。红光王朝虽然名义上可以指挥江南所有地区,但政权近在咫尺的浙江却无法完全控制。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红光王朝出现了一系列战略失误,最终南京破裂,朱由松在逃跑的路上被俘。被东林党成为贤王的鹿王朱常芳逃到杭州,面对清军临城下,这位所谓的贤王直接开城投降。清军不费一枪就占领了浙江省会杭州,这给后来的隆武政权带来了一系列不利条件。
[img]819298[/img]
第二,明朝已经失去了人心,南明缺乏绝对可靠的军队
明末朝政腐败,无官不贪,基层人民早已怨声载道。从明朝中期开始,农民起义就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了,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是另一个汉朝取代了明朝,人民的反应肯定不会那么大。满清入关后,由于民族大义的需要,许多人不得不团结在明朝破碎的旗帜下。虽然南宋建立初期也存在民族问题。但赵家王朝还是得民心的。宋徽宗、宋钦宗被押解到北方时,沿途的人们烧香哭拜。赵构建南宋时,支持率相当高,这是南明各朝所没有的。在南下清军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选择了主动投降,甚至主动报告明军的位置。这说明这个政权已经失去了人心,不把人放在心里,一定会被人抛弃。
[img]819299[/img]
除民心外,还有军队的作用。虽然南明王朝有大量的军队,但这些军队的战斗力相当低,内部派系众多。唐堂江淮四镇除黄得功部外,在清军进入南京的过程中,全部投降。清军占领南京时,自身兵力只有7万人,明军投降超过25万人。这直接导致清军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浙江、福建、广东的局势岌岌可危。在南宋建立之初,军队的老基础仍然是西军,这是大宋王朝最后一支可以战斗的军队。南宋之能继续统治半壁江山,离不开军队的有效战斗力。此外,将领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岳飞、吴杰、韩世忠、张军都忠于南宋朝廷。而南明的将领却一个不如一个,从左良玉到李成栋,没有一个能拿出手。
[img]819300[/img]
三、经济原因导致清军不得不南下
当金军南下时,虽然北方的经济不如南方,但双方之间的差距并不大。金军占领北方地区后,北方经济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运作。明朝时期,南方经济被北方经济强大得多。而且,由于李自成长十几年的来回折腾,北方脆弱的经济早已崩溃。清军占领北方后,如果不继续南下,占领北方就没有意义了。北方破碎的经济形势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行。在消除了李自成的重大麻烦后,多尔根立即命令清军南下。由于南明政权出现了上述一系列问题,一败再败,最终从南京退到缅甸。南明政权在吴三桂俘虏永历皇帝后宣布灭亡。
南宋都是偏安政权,持续了150年 为什么南明不到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