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与以往的史书风格相比,汉书有什么区别?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记载,以西汉为主,从汉高祖第一年开始,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汉书》全部继承了《史记》,只把“书”改成了“志”,把“家庭”融入了“传记”。这本书有十二个“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多万字。

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烟繁重,将长者分为上卷、下卷、上卷、中卷、下卷,成为现行《汉书》120卷。

《汉书》的历史资料非常丰富和详细。书中记载的时代与《史记》交叉。两本书都描述了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汉书》的这一部分主要使用《史记》的旧文章,但由于作者的思想差异和材料选择标准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增加或删除的变化。

除了吸收班固遗书和当时十几本读《史记》的资料外,汉武帝未来的历史事件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和类似日常笔记的《汉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许多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所以比《史记》更有价值。

《汉书》中的“纪”共12篇,是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

虽然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的第一年,《史记本纪》中的人物,如项羽,被改为“传记”;由于东汉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王莽被放在“传记”中,并在传记结束时贬低。

[img]818846[/img]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以及汉武帝新增后的沿革。

前六篇文章的记载包括: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异姓诸侯王的《异姓诸侯王表》、汉高祖至汉成帝的《功臣年表》,通过记录统治阶级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两篇是《汉书》,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古今人物表》,班固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将历史上著名人物分为四类九等。《百官公卿表》详细介绍了秦汉的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因为《汉书》以“书”为大题,为了避免混淆,所以改《史记》中的“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史记》的“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历书”改为“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封禅书”改为“郊祭志”,“河渠书”改为“沟渠志”,“平准书”改为“食品志”。

同时又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各志内容贯穿古今,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细描述了战国时期、秦朝和西汉时期的领土、沿革建设、封建世系、形势和习俗、名门望族和皇帝的奢侈。

《五行志》是根据五行灾变的说法编成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料的自然史资料得到了保存。

《天文志〉从古至汉哀帝元寿期间,保存了大量关于星运、日食、月食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概述了古至西汉时期的刑法,指出了汉文帝、汉景帝使用刑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汉武帝使用酷官造成的后果。

《食品志》详细描述了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

《沟河志》描述了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解释了水文治理的策略。

《汉书》中有70篇“列传”,仍按照《史记》的方法,以公卿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传边疆各族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为终点,体系清晰。

至于传的篇名,除了《诸侯王传》,都是以姓名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关于文学之士的部分,大多记录了他人关于学术和政治的内容,如《贾谊传》中的“治安政策”;《公孙弘传》记载了“贤良策”等,这些都不包括在《史记》中。

《儒林传》是列传中的类传、《循吏传》、《游侠传》、此外,《酷吏传》还增加了《外戚传》、《元后传》、《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在四夷方面,有匈奴传说、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说、《西域传》等三传。

@ 模仿“太史公自序”的含义,“列传”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叙事”,描述了它的写作动机、编纂和例子。“列传”主要记录西汉时期。“列传”的每一篇文章都附有“赞”,即模仿《史记》末尾“太史公说”的风格,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看法。


解密:与以往的史书风格相比,汉书有什么区别?解密:与以往的史书风格相比,汉书有什么区别?

,,

  • 王勃也是一位知名学者 指出《汉书》当中的差错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其文采和诗才是不用过多介绍了,是唐朝一流的诗人,然而,关于王勃的为人,则颇有争议。一来王勃似乎略...

  • 东方朔真是个人才:用它就是老虎,不用就是老鼠
  • 东方朔(前I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今山东惠民东)。武帝时,他是太中医生。性幽默有趣。他曾经...

  • 为什么历史书中没有记载兵马俑?为什么没有文字资料?
  • 兵马俑一直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它是秦始皇的陪葬俑,规模宏大,令许多人惊叹不已。然而,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在史书中...

  •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刘裕时期的南朝宋史学家
  •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

  • 汉书的历史影响:创造了断代体史书的先例
  • 《汉书》历史学巨大,分为12篇,主要记录西汉皇帝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录汉代人物的事迹;10篇文章,描述了规章制度、天文学...

  • 中国最早的国家体史书是什么?别国体是什么?
  •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史作品。全书共21卷,历时500多年,从周穆王十二年(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到智伯被摧毁(前4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