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北教育差距 200多年来,明朝皇帝一直头疼

明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出现了很大的转折点,宋朝时期培养出来的文人还是比较有实际价值的。但经过元朝的辗转反侧,明朝的科举制度开始走上畸形之路。忠君是明朝科举考试中的第一位,至于能力问题,可以向后排。君主权力开始无限扩大,官本位思想严重。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明朝皇帝,那就是科举考试。由于南北教育的差距,南北教育矛盾开始出现。

[img]819315[/img]

首先,朱元璋利用行政权力可以扭转局面

明初,经过反复的战争蹂躏,北方人民的生活是一个基本问题。至于接受教育,他们只能落后。但在南方,由于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很大一部分人接受过教育。南北教育差距逐渐出现,从明初的录取比例就可以看出。在朱元璋在位的31年里,他共录取了867名进士。这几天骄子中有620人是南方人,占总数的71%。而北方、西北、西南加在一起只有29%,这是由当时的现实决定的,朱元璋自己也曾说过:“北方人的知识远不如南方人。但由于各方面的考虑,考试名额不能让东南考生全部占据。明朝君臣一直在调和这方面的差距和矛盾,但朱元璋晚年仍发生事故。

[img]819316[/img]

朱元璋在位第30年,朱元璋再次主持科举考试,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主次科举考试。科举结果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高中进士52人均为南方人,被北方士子视为徇私舞弊。北方士子在联名信上写朱元璋,朱元璋自然头疼。考官永远不会或不敢徇私舞弊,这很可能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但朱元璋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他不能冷却北方士子的心,朱元璋通过自己的权力干预科举结果。一个月后,新的录取结果公布,所有高中进士都是北方人。在朱元璋的直接干预下,科举风暴已经过去,但南北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事实,所有官员都知道。

[img]819317[/img]

二、20年内矛盾加剧,最终出现了南六北四的格局

朱元璋于1398年去世,他的好孙子朱允炆和暴力儿子朱迪都没有注意到科举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它一直是南方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南方士子仍占所有进士的83%,北方士子只有11%,西南士子只有4%。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20多年。朱迪迁都北京后,这个问题已经达到了解决不了的地步。但马上皇帝真的没有这个水平,他在出征途中去世了。他的儿子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孙子朱瞻基登基后,立刻改变了这种无奈的局面。以每科录取100名进士为例,明代科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南方士子占60%,北方士子占40%。这是从国家层面干预科举的问题,但会试和殿试的问题确实是全国统一的。

[img]819318[/img]

在明代宗朱祁钰统治期间,他调整了这一比例,以照顾西南地区士子的感情为例。明朝录取进士的比例变成了南方的55%、北方35%、西南10%。这一比例一直持续到清末。虽然朝廷干预了正常录取比例的因素,但这是为了确保文化落后地区的学者也能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家庭。明朝首都迁往北京后,明朝君臣不得不估计北方士子的感情。这和北宋时期一模一样,宋太祖赵匡胤那句话:“后世无用南士为相”坑苦南方士子。客观地说,在明朝已经畸形的科举制度下,即使是考中进士也不能代表能够治理国家。唐宋时期的固有模式发生了变化,明朝的八股文制度几乎摧毁了当时的文人。

[img]819319[/img]

三、104岁参加科举,上演了凄凉的一幕

大学士徐光启早在崇祯时期就发现了科举无用。但崇祯在各方面的考虑,仍不能废除科举。清朝入关后,继续沿用明朝的科举制度。1699年,一位101岁的老人(万历、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五朝)在前孙子的帮助下进行了调查。结果,这位老人再次名落孙山,而他的曾孙子却在二甲排名第十。1826年,历史再次重演,一位104岁的老人孤独地走进考场。结果,他没有被录取,但道光皇帝认为他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并给了他一个同进士背景。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这位老人注定要错过官场。在家庭世界和官本位思想极其严重的时代,科举制度逐渐变得畸形。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也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但最终两者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大相径庭。


南北教育差距 200多年来,明朝皇帝一直头疼南北教育差距 200多年来,明朝皇帝一直头疼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